《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百分数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以及熟练地掌握了通分的方法与技能后进行的学习,对于丰富学生的数感以及今后的百分数应用等有重要作用。教材中安排了“派谁去罚点球”以及“选种哪号种子”两个主题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丰富对这一概念的认知。我们常说“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点就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生存在着实施方面的众多的差异,我们要正视这些差异、要重视这些差异,适时地、适当地改编教材,从而更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我觉得学生对足球还是比较陌生的,许多同学对于“足球怎么比?”、什么是“点球”是毫无概念的,这样的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无法真正地调动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由此,我想就应改编教材,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来引入。于是想到了“植树”。因为春天刚好是植树的季节,学生对于植树是比较熟悉的、这样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为这节课奠定了基础。二、说学情学生进入课堂,并非白纸一张,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家庭情况等为课堂提供了多元的资源。《国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在学生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其中包括:生活基础和经验基础。(一)生活基础:A、好多学生一到春天就会和父母去踏青,参加植树这一过程。B、生活中存在着较多的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或有所见、或有所闻。如衣服上、牛奶上等等。这些为本节课的开展奠定了生活经验基础。(二)经验基础A、知识经验小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以及通分知识了掌握,为本节课学生的自主建构百分数的意义,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特别是通分的知识。B、活动经验在五年的学习生活中,探究、合作、自主等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潜意识导向的作用而众多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也在正面或反面提供了问题索引。为本节课的开展,打下了较丰实的活动基础。三、说目标本节课,在分析了教材内容以及学情之后,我确定了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理解百分数的意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并适时地渗透思想教育。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四、说教法高年级的学生对于学习,他们渴求“有挑战的学习”,他们渴求能“自己学习”,因此,本节课我采取的学习方法是:1生活引入——抽象概括——巩固拓展的教学模式。学法:初步感知——形成概念——灵活运用五、说程序本节课,我将遵循“感知——建构——应用——拓展”的教学主线来开展教学。第一部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入手,设置一个个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进而更深入地进行思考,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在对比、讨论中进行优化。第二部分:自主探索、形成概念。在这我设计了三个内容:1、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新知,在交流时,学生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为探讨百分数的意义巧设悬念,体会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百分数,体现“标准”所倡导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这一理念。2、“生活中的百分数”信息发布会: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具体的情境理解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充分感知生活与数学的密切相关,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感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3、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区别。在这一环节中,让全体学生认识百分数与分数有区别又有联系,不是引导学生抽象地讨论他们的区别和联系,而是结合具体的练习题,把区别与联系放在生活情境中进行研究,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