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工作策略长沙市学前教育协会杨卡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长的工作的重要意义:•1、幼儿园与家庭优势互补,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2、是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案例:全美幼教协会提供的关于建立与家庭之间伙伴关系的8条方针•3、是幼儿教育的现实需要。案例:调查问卷•4、是幼儿园生存发展的需要。•5、为了庄严的法律承诺。家长工作的主要障碍:★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追求即时效应,急功近利,要求与幼儿园的培养目标不一致,使幼儿园处于无奈和尴尬的两难境地。★家长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幼儿园期望值越来越高。家长工作的有效策略:•积极引导,在交流中提升教育理念。•激情参与,在合作中促进幼儿成长。•有效沟通,在互动中加深理解和支持。•管理冲突,在理性中构建和谐“家、园”。一、积极引导,在交流中提升教育理念•家长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共同养育幼儿的教育理念达成共识,保持教育上的一致性,形成合力。确保儿童在家、园这两种重要的环境中均能获得连贯性的、同质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了解幼儿园,了解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育儿观念的主要误区:•重智轻德:希望多学知识,掌握技能,忽略习惯养成、个性培养,认为早期教育=提早学知识=识字+计算。•盲目从众:担心输在起跑线上,误解儿童的学与玩,沿用成人的学习方式,要求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特长训练,不能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过早定向:急于求成,重结果,忽视全面发展。解读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正确的儿童观:★儿童的天性: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孩子是游戏的、好奇的、探索的、梦想的、涂鸦的、歌唱的,蹦蹦跳跳的,我们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保护。(苏霍姆林斯基)★儿童的认知特点:运用感知觉(摸、看、闻、玩、尝)来获取直接经验,认识周围的环境、人和事。你告诉我,我忘记了,你让我看见了,我就知道了。你让我参与,我就了解了,你让我动手,我就记住了。(蒙台梭利)学习的途径:体验参与、学的形式:游戏为主。案例:床下取鞋。★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是人生的第一个生长高峰期,需要营养、阳光、空气、大自然。★儿童的个性特点: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智力结构不同,气质类型不同,多元智能理论揭示:智力没有优劣之分,用强项带动弱项。指导家长:•尊重天性,顺势助长,带领幼儿走进生活,亲近自然,了解社会,学习的载体是生活和游戏,而不是课堂,学习的方式是体验、尝试,而不是说教。正确的教育观:教什么?对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有利的。•案例:故事“灰姑娘”的启示。了解幼儿园的任务及培养目标幼儿园与学校的根本区别在于★幼儿园——习惯养成积累经验游戏快乐体验习得技能生活★小学———系统的知识学习课堂案例:家长工作图片分享习惯比知识更重要兴趣比技能更重要赏识比指责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家长的角色定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不下岗的教师,是幼儿园、学校教育的合作伙伴,孩子上幼儿园不是家庭教育的终止,而是新的里程。衡量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准:是否热爱学习,充满探究和好奇,是否会自我学习,勤于思考和实践,是否自尊自信,更加积极向上。是否热爱生活,拥有爱心和责任感。怎么教?学会赏识注重兴趣点燃创造把握契机二、激情参与,在合作中促进幼儿成长就为幼儿创造一个高质量的学习环境而言,在家庭和幼儿园建立紧密的联系至关重要。家长的有效参与被定以为早期教育机构的“主动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的价值取向即--重视家长的联络参与,以及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分担儿童的养育责任。(一)、全方位的参与,洞察家长的特定需要家长只有到幼儿园来亲历其境,才能对早期教育的质量作出明智的判断,才能体验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实践的应用价值。1、参与什么?从情感入手从行为入手从认识入手•大型活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