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辞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2003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巴金走近作者: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集《随想录》等,于2005年逝世,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良知巴金与《随想录》《随想录》着重回忆作者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无情地解剖自己,也剖析当时的社会巴金先生也因这本“讲真话的书”而被誉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良心”。小狗包弟巴金彭德怀被批斗邓拓,人民日报总编、杂文家1966.5.17服毒致死老舍,1966.8.24自沉于北京太平湖傅雷,1966.9.2夜结绳与夫人双双系于铁窗自杀罗广斌,小说《红岩》作者1967.2跳楼自杀杨朔,散文作家1968.8.3服安眠药而死…………叶剑英元帅曾经沉痛地说过:“文化大革命死了两千万人,整了一亿人,浪费了八千亿人民币。”──(转引自《往事──1966写真》)(“十年间国民收入损失约五千亿元”)巴金与文革“在‘四害’横行的时候,我在原单位(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给人当作‘罪人’和‘贱民’看待,日子十分难过。我每天在‘牛棚’里劳动、学习、写交代、写检查、写思想汇报。任何人都可以责骂我、教训我、指挥我。任何人都可以闯进我家里来,高兴拿什么就拿什么……”——《怀念萧珊》舔揪出作揖犬吠租赁叱骂堕入绿草如茵tiǎnjiūyīchìduòlìn预习检测fèiyīn预习检测巴金笔下的小狗包弟是一只怎样的狗?(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作者一家与小狗的关系怎样?内容感知作者把小狗包弟写得这么可爱,其用意何在?内容感知小狗包弟遭受了怎样的厄运?情感分析巴金在小狗惨遭厄运的整个过程中,心理有怎样的变化。(请找出写作者心理的词语,并看看它出现在怎样的语境中。)情感分析胆战心惊,流泪,睡不好觉,轻松,沉重,羞耻,熬煎,欠债,歉意情感分析文章第10段“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作者为什么说“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呢?问题探究你觉得作者是怎样的人?作者经历磨难之后仍摆脱不了“熬煎”,对此你有何评论?请你以坦诚的心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忏悔,写给曾经伤害过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者朋友等。深层探究1、本文题目是“小狗包弟”但第一部分写的故事与包弟无关,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1)引起下文。(2)通过对比、反衬,深化主题。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身边。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起什么作用?深层探究2、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用一只小狗来写?写作手法:对比、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小狗的命运动物尚且不能幸免人的命运人更难逃被迫害的命运狗有情有义人为自保,抛弃小狗自责忏悔深刻反映社会现实无声地揭露鞭挞了“文革”罪恶深层探究3、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本文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文中在描写包弟时采用了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哪些是直接描写,哪些是间接描写?“您的小狗怎样?”三段中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这样反复有何作用?叙事线索序幕:引出包弟—艺术家与狗开端:介绍包弟—包弟来历发展:喜爱包弟—七年相处结局:送别包弟—一朝离别尾声:怀念包弟—真心忏悔回忆现实现实情感线索事实线情虚线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悲伤与小狗的亲密接触欢快不知如何安排包弟忧虑送走了包弟轻松送走后心不得安沉重至今犹不能释怀歉意品味与鉴赏:思想价值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待?可以持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