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一、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4、造纸术发明的意义1、纸的发明2、蔡伦改进造纸术3、造纸术的传播汉代以前的书写材料商周时期原始社会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布帛陶器青铜器甲骨竹木简以上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1)最早的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纸,说明在西汉前期,我国已出现用于绘图和书写的纸。(2)特点:造价低廉,携带方便,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书写。1、纸的发明2、蔡伦改进造纸术(2)影响: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使纸的使用逐渐普及起来。(1)概况:①东汉蔡伦在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的基础上,在105年,改进了造纸术,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②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地区材料缺点古埃及植物纸草易发脆断裂、难保存古希腊羊皮太贵古巴比伦泥板笨重古印度白树皮、树叶难保存一些文明古国使用的书写材料3、造纸术的传播蔡伦改进后的造纸工序1、洗涤原料2、切割3、浸渍沤制和焚烧草木灰4、蒸煮5、舂捣6、搅拌成纸浆7、捞取纸浆8、晾晒9、码放造纸术逐渐向东传播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阿拉伯国家、欧洲等地。公元4世纪公元7世纪公元8世纪公元12世纪公元12世纪公元19世纪公元16世纪公元13世纪我国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4、造纸术发明的意义美国2007年11月的《时代》周刊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国的蔡伦名列第四。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二、数学成就1、《周髀算经》2、《九章算术》①内容:记载了西周初年数学家商高和周公的一段对话,提出勾股弦的比例为“勾三股四弦五”。②意义:说明早在3000年前,中国人就认识到了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①内容: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成就。书中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②成就: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说明我国实用数学成熟的实际时间很早。——“粟米”:粮食按比例交易算法——“方程”:一次方程解法——“少广”:开平方和立方算法——“方田”:面积的计算——“衰分”:分配比例的算法——“商功”:体积的计算——“均输”:摊派税收的算法——“勾股”:勾股定理——“盈不足”:盈亏问题的解法按不同的用途分为九卷,故名《九章算术》三、医学成就1、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1)内容:直到今天还是中医学习的经典。最早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并系统论述了养生的基本原则。(2)影响:医圣——张仲景张仲景东汉末年,著《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众方之祖”后世尊称他为“医圣”。《伤寒杂病论》书影张仲景(150--219年)东汉南阳人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伤寒杂病论》神医——华佗华佗东汉末年,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华佗(145--208年)东汉末年安徽人虎形鹿形猿形飞鸟形熊形虎鹿熊猿鸟领域代表人物时期主要成就造纸术西汉时期最早的纸蔡伦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数学《周髀算经》东汉时期《九章算术》医学西汉《黄帝内经》张仲景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华佗东汉时期“麻沸散”、“五禽戏”被后世誉为”神医”第2课时史学:司马迁和《史记》宗教: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司马迁和《史记》《史记》书影司马迁西汉人司马迁,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汉武帝元朔二年,司马迁从夏阳迁居长安,后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随后他继承父业为太史令。公元前天汉二年99年,他因“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其直言触怒了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遂遭受宫刑。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