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二)【总第4课时】教学目的:(1)掌握用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判定定理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2)在探索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过程中,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3)在探索相似图形的性质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品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与应用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一.创设情境活动1出示问题:如果△ABC∽△ADE,那么你能找出哪些角的关系?边呢?教师活动:教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学生活动:学生细心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活动:板书课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活动2(教材P41页思考)如图27.2-3,在△ABC中,DE∥BC,DE分别交AB,AC于点D,E,△ADE与△ABC有什么关系?教师活动:教师出示并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思考.(1)△ADE与△ABC满足“对应角相等”吗?为什么?(2)△ADE与△ABC满足对应边成比例吗?由“DE∥BC”的条件可得到哪些线段的比相等?(3)根据以前学习的知识如何把DE移到BC上去?(作辅助线EF∥AB)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活动:板演证明过程。归纳总结:(板书并朗读)判定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成的三角形与原来三角形相似。二、运用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定理活动31、如图,AB∥EF∥CD,图中共有对相似三角形,写出来并说明理由;2、如图,小明在打网球时,使球恰好能打过网,而且落在离网5米的位置上,求球拍击球的高度h.(设网球是直线运动)教师活动:教师出示题目,提出问题;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2人板演)教师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及应用能力;(2)学生对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定理掌握情况.三、回顾与反思.活动4(1)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布置课外作业:教材P54页,第5、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