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我们不难发现:父母长辈要分享孩子的食品或玩具的时候,他们会“哼”一声,头一歪,眼一瞥给予否定;某些学生因父母没有知识,或没有金钱无法满足他们,或没有权势地位而看不起自己的父母。这些,都可以看出学生亲情观念的淡薄。我们也还没忘记那几起引起全国震动的弑亲案例:天津医科大学学生马晓明,在学校期间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学校表示如果补考再不及格就要求他退学。马晓明感到没脸见人,竟然起意与最疼爱他的亲人同归于尽。在自家中,马晓明乘奶奶不备,用凳子、暖壶等击打奶奶的头部,将奶奶杀死,又用斧头将父亲杀死。作案后,马晓明在母亲的规劝下向公安机关投案。航天部某工厂员工战宏建,由于嗜赌欠下巨额赌债,向父母借钱还债,因父母不给钱,一怒之下将亲生父母杀死,为霸占房产还欲置弟弟于死地,弟弟受伤后夺路而逃。酒店服务生庄纯生与女友在同一家酒店打工相识并谈上了恋爱,由于女友是外地人,父母表示不同意两个交往。庄纯生与母亲商量要接女友到家里住,母子发生争吵,庄纯生一怒之下将母亲和父亲杀死……如此恐怖的弑亲案件,怎能不让人心寒!现代社会中人的价值观、社会观、道德观出现偏差,感恩意识淡薄,导致了亲情犯罪案件数量的上升。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的道德观念比起从前有一定程度的削弱,遇到不正当的感情纠葛、赌博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透惑,没有足够的防范能力。前几年,大学生马加爵疯狂锤杀四同学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3000万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其中中小学业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的占16%至25.4%,且有上升趋势。这一系列残忍的恶劣刑事案件不禁让人触目惊心。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统计,2001年,该法院受理亲情犯罪案件14件;2002年,该院共受理亲情犯罪案件26件;收案数量增加12件,同比增长了86%。今年第一季度,该院又陆续受理了类似案件6件。从2002年至2003年第一季度,该院共受理亲情犯罪案件32件,受理案件数量激增,涉案女性被告人数量也在日渐增长。为此,第一中级法院法官王宜生心情沉重。他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与人之间不仅仅是利益关系,更应该关注和重视的是亲情,尤其是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二、理性思考(一)为什么会出现亲情观念如此淡薄呢?多数独生子女犯原在家庭中是“小皇帝”,长期生活在“大家围着转”的家庭环境里,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好,家长对其处于服从地位,尽量地满足他们的各种愿望和要求,结果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意识,为所欲为,任性、自私、贪婪和霸道。他们大多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只想自己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玩得好,却较少顾及甚至不顾及亲人的感受,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崇尚金钱,追求自身利益,追求高消费,争强好胜而缺乏进取精神,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这已成为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至此,不由想起两件小事情:一位父亲在父女俩合吃一碗炖鸡蛋时,女儿先吃,父亲告诉她,这鸡蛋是两个人分,那你就吃你的,不要超过了界,不能搬得中间也倒下来,还有半碗就是该留给爸爸的;另一位父亲,在除夕夜任凭儿子怎么吃喝,结果吐脏了一床被子,换一张睡,又吐了一床。这就是不同家长对孩子的“爱”。青少年心理障碍因素较多,有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还有孩子自身的。当前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喂养溺爱的多,包办代替的多,强压作业的多;引导生活自理的少,培养集体相处的少,启迪科学兴趣的少。家长很少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极少刻意营造安全、和谐、民主、多彩的家庭氛围,不注重培养孩子丰富的感情世界、独立自信的心理和自觉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在班上,很多孩子听不得批评,受不得委屈。有的孩子情绪波动很大,他们不善于掩盖,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各种活动中,或精神饱满,或情绪低落,常常产生各种情绪,由于情绪的波动导致精神状态不稳定。在挫折面前表现出情绪低落、焦虑、愤怒等非理智反应。青少年的挫折承受能力让我们担忧。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数量的不断增多,其犯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