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语文上册)讲授者:西安市二十六中学李小冬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阅读文言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诵读、复述);2.注重质疑问难,发展思维,并达到融会贯通,古为延用的目的;3.在延伸拓展中提高学生阅读文言的兴趣和能力,并得以思想启迪。教学重点:1.提高学生阅读文言的兴趣和能力;2.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研讨探究法、启示拓展法教学难点:1.创设积极的阅读情境,并做好对学生的“引导”;2.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由古代几位机智、聪明的儿童导入。二、文言疏通1.朗读:范读练读齐读2.复述:请一位学生复述,教师可作指导→出示漫画→请学生生动地复述。3.释义:找出疑难字词,讨论,解疑,教师小结(出示幻灯片)→请学生翻译,并共同纠正,点评此部分也可让学生提前自学文意,在课堂上可简化为:看漫画,生动地复述→朗读(齐读)→翻译→文言释义三、文意讨论1.共同研讨:(1)少年元方是怎样反驳友人的?23个字。言简意赅;有理有据;用词讲究。(2)元方七岁,能说出这么一番话说明什么?家教好;父子情深;刚正不阿;聪颖、机智。(3)如何看待友人言辞粗俗和元方言辞讲究分寸?一个大人,一个小孩;一个粗口,一个文明,形成鲜明对比。(4)友人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位高权重,有恃无恐,无信,无礼,但最后又能知错就改。(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各抒己见。2.3.思考(1)做人应讲“信”有“礼”,为人正派。(2)多读书,多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学”(知识、做人)无止境。……四、文学常识(由前面对文章的具体感知,引入到文学常识的介绍。)1.作家和作品:刘义庆和《世说新语》2.古代小说五、延伸拓展我们再来看一则有关陈方元的故事。1.显示《世说新语·规箴》“锦被风波”漫画;2.显示未经断句的原文→朗读→显示断句后的原文。3.请学生释义,讨论。六、布置作业1.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信”、“礼”的认识和体会;2.从《世说新语》中再找一则故事,参照本节,做以文言和思想上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