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习文言文的常识VIP免费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习文言文的常识_第1页
1/11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习文言文的常识_第2页
2/11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习文言文的常识_第3页
3/11
怎样学习文言文一、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多朗读。通过朗读培养语感。2、多背诵。通过背诵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3、勤做练习。掌握常用文言词和特殊句式。4、勤查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文言文翻译书是必备工具书。二、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1、会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2、重点掌握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一些特殊句式。(1)通假字: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例如: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2)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应①河曲智叟亡以应(回答)《愚公移山》②杀之以应陈涉(接应、响应)《陈涉世家》③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该)《口技》(3)古今异义词: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如“江”“河”二字,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现在除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指一切江、河。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亲戚”,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通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员。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则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卑”指地位低下,陆游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卑”即此义,“鄙”指见识短浅;而现在则是个地道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品质恶劣。(4)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或者能够成为主谓宾的中心。如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处所、时间等等,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不能成为主谓宾的中心。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什么具体的意义,如“的、把、被、所、呢、吧”,有的表示某种逻辑概念,如“因为、而且、和、或”等等。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等。A、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词化了。1、一狼洞其中(《狼》)洞:打洞。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前:上前,靠前B、形容词用作动词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尽:吃尽,吃完2、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走完C、形容词用作名词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善良诚实的人。2、造化钟神秀(《望岳》)神秀:“奇丽的景色”的意思。D、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一般来说,其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就是动词活用为名词了。1、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射:意为射箭的本领。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出、入:这里都活用作名词,意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钱财。E、名词作状语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道遇水,定伯令鬼走。(《宋定伯捉鬼》)道:名词用作状语,意为在道上、在途中。2、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或依据,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船:用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表示工具,意思是用箕畚装运土石。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法:表示行为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学习文言文的常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