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VIP免费

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_第1页
1/12
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_第2页
2/12
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_第3页
3/12
古诗两首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啼:叫。•2.山郭:靠山的城墙,这里指外城。•3.酒旗: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4.南朝:公元420-589年,南方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当时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5.楼台:亭台楼阁,这里指高大的佛寺建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探究与创新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丛丛绿树映衬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还有那酒旗在迎风飘扬。•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探究与创新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依靠神灵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佛寺楼台已近隐没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感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细读感悟程颢北宋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号明道。河南洛阳人。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颐。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春日偶成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1、近:接近2、川:河流3、余:我4、将谓:要说,还以为春日偶成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练习一、背诵课文背诵二、几首描写春景的诗。三、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