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安徽省怀宁县江镇初中杨小安嘎仙洞思考:淝水之战以前秦的失败而告终,苻坚拥兵80多万,却不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材料一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北魏建立后,逐步接受中原汉族农耕生活方式,但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奴隶制残余。特别是在北魏统一北方后,广大汉族臣服于北魏,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生产方式上的差距日益明显。思考:材料反映了北魏在统治上遇到了什么问题?材料二北魏前期官员没有俸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掳掠与赏赐战利品的办法,统一北方后,战争与掠夺的机会少了,于是,官员开始公开贪污受贿,搜刮百姓。霸占农民土地,农民流离失所,激化了阶级矛盾。材料三在战争中往往驱使汉人为先锋,鲜卑骑兵在后面督阵并任意践踏汉人。材料四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思考: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思考:阅读上述材料,说一说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方面,洛阳和平城相比具有哪些优势?视频: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mp4请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归纳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具体内容。材料南朝的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思考: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课堂小结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分裂、政权分立、民族大交融的具体史实。在长期的社会动乱中,各族人民杂居相处,相互影响,彼此交融,落后的民族不断融合在先进的民族中。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通过学习,我们明白:在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不断融合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华民族实际上是历史上许多民族的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