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1.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指()A.国家干预B.通货膨胀C.经济危机D.自由放任解析:C罗斯福新政是通过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来解决当时的经济危机问题,故“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指的是经济危机,选择C。2.下表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1/3外贸缩减70%69.1%50%48%50%2/3失业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3000万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直接用于说明()A.经济危机破坏性大B.危机爆发的根源C.危机导致对殖民地的剥削加重D.危机下的各国矛盾解析:A表格中的数据有三项:“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失业人数”,综合起来可得出危机的破坏性大,故A项正确;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故B项错误;C、D两项符合史实,但并非材料直接体现。3.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19日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这一法令的实施可能导致的结果是()A.减轻了经济危机的危害B.激起殖民地的强烈反抗C.解决了生产的相对过剩D.遭到报复将引发关税战解析:D美国提高进口税率,是美国转嫁危机的表现,只能加重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美国提高进口税率,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是把危机转嫁到殖民地,故B项错误;解决生产的相对过剩是通过减少产量,而提高进口税率,只会加重经济危机,无法解决生产相对过剩问题,故C项错误;美国提高进口税,会引发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税战,故D项正确。4.(2019·浙江宁波学考模拟)1933年初,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说道:“由于公众的信心受到侵蚀,大量公民涌入银行提现或将在银行的存款兑换成黄金。挤兑势头如此猛烈,以至于连运行状况最好的银行都无法拿出足够的货币来满足提现需求。”为改变这一局面,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①所有银行停业整顿②命令各州银行增发钞票③以工代赈恢复民众信心④实行宽松货币政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B“由于公众的信心受到侵蚀,大量公民涌入银行提现或将在银行的存款兑换成黄金。挤兑势头如此猛烈,以至于连运行状况最好的银行都无法拿出足够的货币来满足提现需求”,为此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所有银行停业整顿,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即增发钞票解决货币短缺问题,故①④正确,选B。5.(2019·浙江6月学考)1933年美国出现了推行蓝鹰运动的高潮。在波士顿,市长率领10万名学生聚集在市中心宣誓:“做守法市民,为国效力,只到有蓝鹰标识的地方购物。”到9月初,有200多万家企业签署了一揽子协议,领到了他们的蓝鹰标志。这一运动主要是为了()A.恢复银行和金融的正常秩序B.减少农产品过剩以复苏农业C.减少盲目生产以实现工业复兴D.建立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解析:C“蓝鹰标志”是罗斯福新政中恢复工业生产的重要举措,旨在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A是整顿金融业,B是恢复农业,C是恢复工业,D是重建社会秩序,故选择C。6.(2017·浙江11月学考)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法案。下列项中,既反映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胜利,也是政府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实施的法案是()A.《农业调整法》B.《紧急银行法》C.《社会保险法》D.《公平劳动标准法》解析:D《农业调整法》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利益,对农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A项错误;《紧急银行法》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并成立联邦储备银行以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人们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B项错误;《社会保险法》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有助于社会稳定,C项错误;《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每小时40美分的最低工资和每周40小时的最高工时,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这保护了劳工的权利,既是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一个空前胜利,也是罗斯福政府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