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1)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可逆反应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2)建立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如下:以上过程可用图表示的是:(3)平衡特点(从“逆、动、等、定、变”进行归纳)【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H2O2H2↑+O2↑为可逆反应()(2)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为可逆反应()(3)对反应A(g)+B(g)C(g)+D(g),压强不随时间而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4)对NO2(g)+SO2(g)SO3(g)+NO(g)反应,当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5)平衡状态指的是反应静止了,不再发生反应了()(6)对于反应A(g)+B(g)2C(g)+D(g),当密度保持不变,在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条件下,均不能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7)恒温恒容下进行的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8)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当该容器内颜色保持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合作探究】【问题1】我们根据什么可以来判断,在一定条件下,一任意可逆反应:mA+nBpC+qD,是否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例1.在恒温下,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2SO3(气)2SO2(气)+O2(气)可用来确定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单位时间消耗1molSO3同时生成1molSO2C.单位时间消耗1molSO3同时消耗1molSO2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例2.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表明可逆反应A(固)+2B(气)C(气)+D(气)+Q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B的物质的量浓度D.反应放出的热量【知识归纳与方法规律】1.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两审”一审题干条件: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二审反应特点:①全部是气体参与的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②有固体参与的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2.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两标志”(1)本质标志v正=v逆≠0。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来说,正反应消耗掉某反应物的速率等于逆反应生成该反应物的速率。(2)等价标志①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②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③对于有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的颜色不再随时间而变化。例如,2NO2(g)N2O4(g)。④体系中某反应物的转化率或某生成物的产率达到最大值且不再随时间而变化。⑤全部是气体参加的气体体积可变的反应,体系的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例如,N2(g)+3H2(g)2NH3(g)。[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能作为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某一时刻,各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或分子数)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②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混合气体的压强或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如2HI(g)I2(g)+H2(g)。③全部是气体参加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如2HI(g)I2(g)+H2(g)。④全部是气体参加的反应,恒容条件下体系的密度保持不变。3.判断平衡状态的方法——“逆向相等,变量不变”(1)“逆向相等”:反应速率必须一个是正反应的速率,一个是逆反应的速率,且经过换算后同一种物质的减小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2)“变量不变”:如果一个量是随反应进行而改变的,当不变时为平衡状态;一个随反应的进行保持不变的量,不能作为是否是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课堂训练】1.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H2(g)+I2(g)2HI(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C.反应速率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