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节,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先乘除、后加减的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探索小括号的作用及带有小括号的运算。学情分析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又有乘除,还带有小括号,对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尤其是小括号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就更加抽象难以理解。教学目标1、结合《过河》情景,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52+4×837-24÷690-37+212、把下面的两个算式合并一个算式。2×6=1254÷9=631-12=1924+6=30师:同学们,秋天到了,瞧,(课件出示)果园里的果子都熟了,因为人手不够可把果农们给急坏了,有这样一群有爱心的小学生决定去帮一帮他们,可就在去的途中他们要经过一条小河,孩子们遇到了租船的问题,想请你们帮忙解决,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就一起帮助他们过河。(板书---过河)二、探究新知1、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课件出示)生说一说。师:同学们能根据发现的信息,提出他们可能遇到的数学问题吗?生答。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不同的问题,我们首先帮助他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如果都坐大船,需要几条呢?”(课件出示)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呢?生独立思考。师:谁能说一说,先求什么?师:也就是先求出总人数,列式为?(师板书:29+25=54(人))师:再求需要几条大船?其实就是求什么?列式为?(师板书:54÷9=6(条))师:刚才利用分步列式解决了问题,那么,你能根据分步式列出综合算式吗?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写一写。教师巡视,找出可能列出“29+25÷9=6(条)和(29+25)÷9=6(条)”的算式的学生上台板演。师:出现了不同的算式,这两道算式是不是都对呢?学生会出现不同的观点。师: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内讨论,哪道算式正确,为什么?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师:哪个小组派个代表说一说,你们讨论的结果是什么?给出合理的理由。学生全班汇报,交流。3.介绍小括号师:是啊,第一个算式先算除法,再算加法,不符合解决问题的情境,怎么样才能先算加法,再算除法呢?生可能会说加“小括号”师:看来有些同学已经认识了这位新朋友——小括号。(师板书)师:你们可不要小瞧了小括号,有了它的帮忙,我们要想先算什么,我们只需用小括号把它括起来,就可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师:这道算式的小括号应把什么括起来呢?生说,师板书。师:对于带小括号的算式,我们该怎么读呢?师范读,生跟读。师: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29+25÷9和(29+25)÷9,这两个算式,说一说异同点?生说。师:小括号起到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总结小括号的作用并板书。师:现在会计算(29+25)÷9吗?谁愿意用脱式计算来展示计算过程?指生上台板演。师:在生活中往往需要改变某些运算顺序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小括号就诞生了。(课件出示:小括号的来历)小结: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认识了小括号,还知道了它的作用,可以改变运算顺序。4.运用小括号师:现在,我们来帮助他们解决可能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如果都坐小船,需要几条呢?”(课件出示)生独立列式解答,师巡视指导。全班学生汇报、交流。师:刚才这两个问题,我们都用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来列式解决的,你能说一说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码?生答,师板书。小结:刚才大家表现的很棒,瞧,在你们的帮助下,他们已经在果园里忙和起来了,你们开心吗?是的,给予别人快乐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快乐,并且收获了数学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三、巩固新知1、基础题: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5×(36-29)7×8+2490-(34+46)2、重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