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乡下人家》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描绘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教学这篇文章,一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教学设计理念:阅读是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不能以教师的思维取代学生的思维,教学时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预设各个环节教学的基础上,还应特别关注孩子情感的生成,个性的体验,力争使课堂教学更有效。阅读不仅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视的是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课标提出这一学段的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语段”等要求。所以我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词语的运用,朗读的训练,写法的提炼,使人文性与工具性融为一体。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亲历“朗读——理解——想象——感悟”的学习过程,学习品味语言,体会课文按时空交叉顺序进行描述的特点。教学重点: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透过语言文字想象生动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画,请欣赏!配乐,旁白:1、沿着乡间的小路,嗅着泥土的芬芳,花草的清香,2、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稻田。3、翠绿的竹林投下了一片浓浓的绿荫。4、流水潺潺,水中嬉戏的小鸭,草地上觅食的小鸡,一切都是那么的悠然自在.5、乡下人们就是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把家园装扮的如此美丽。同学们,这样清新自然的乡村风光令你向往吗?有这样一位老人,在回到了阔别40多年的家乡之后,被家乡的美景惊呆了,于是提笔写下了这篇美文。今天我们就随着著名作家、书法家、诗人陈醉云先生的脚步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的《乡下人家》。(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勾画出来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乡下人家留给你怎样的印象?2、检查生字词情况:(1)同学们初步读了课文,我来检查检查你的字词过关了吗?(个别读)出示课件:过渡:同学们读得真不错,那咱们再来看第一行标红的字,你发现了什么?结的另外一个音读什么?组词冠是什么意思?像这样戴在头上的像帽子一样的东西就读第一声,老师也积累了几个一声的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交流难写难记的字。预设:率、巢4、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词语读一读。理解“捣衣、时令、向晚”的意思。(出示“捣衣”图片帮助理解)三、研读课文,感知内容过渡:同学们生字词学习得真棒!下面我们走进课文,通过初读课文,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乡下人家真是太美了,作者也用了一句话高度赞扬了它,请你迅速浏览课文,用“——”划出来。出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四、研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过渡:想仔细看看那独特、迷人的风景吗?那好,让我们沿着乡间的小路,走进乡下人家。作者先带我们到了乡下人家的哪里?请大家读第一自然段,用“△”做上标记。(板书:屋前)1、在屋前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请用“=”勾画出来。(板书:瓜藤叶)这些瓜、藤、叶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瓜架图)课文里是怎么描写的?用“_”勾画出来,读一读。2、反馈读,交流重点语句。(学习第一段)A、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