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厚墓志铭韩愈•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当了十年司马,多年的被贬生活使他接触了下层百姓的生活,开阔了视野。他刻苦钻研经史百子,研究古往今来的重大课题,取得了很大的文学成就,创作了许多好作品,如:《永州八记》、《封建论》等。公元817年,他又被贬到柳州。公元819年唐宪宗大赦时,把柳宗元召回朝廷,但诏书下来时柳宗元已病死,年仅四十七岁。•韩愈、柳宗元虽政见不同,但韩愈对柳宗元的为人品行、文学成就非常欣赏,二人友情深厚。韩愈为柳宗元的去世连写了三篇纪念文章,即《柳子厚墓志铭》、《柳州罗池庙碑》和《祭柳子厚文》。其中,以《柳子厚墓志铭》写得最好。简介背景•1.了解墓主一生主要经历和事迹,理解有识之士在封建社会的倾轧中生存的痛苦和愤慨。2.认识文章既重叙事、又重议论,两者相得益彰地表现人物特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3.领会作者概括的“士穷乃见节义”的生活哲理和“文穷而后工”的艺术规律。教学目标:•本墓志铭特点•本文是韩愈充满感情写的对友人的怀念。•一般墓志铭的题目都详细写上死者的官爵头衔,但韩愈认为这些东西对柳宗元毫无意义,通通不写。一般墓志铭都是为死者歌功颂德,空话连篇;本文则夹叙夹议,不仅高度评价了柳宗元的道德和文章,并为他的“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的悲剧人生大鸣不平,内容深刻,感情真挚。•一般墓志铭的末尾都有一大段铭文,多为四言韵文,词彩华丽而空洞无物;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却只写三句:“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因为柳宗元的子女都还年幼,韩愈盼望这些孩子能健康成长,至情至性,都浓缩在“利其嗣人”这四个字中。思考:文章各段分别写什么?可分为几部分?(结合注释,讨论交流)全文八段,可分为三部分;(1)写死者家世。(2-6)选取柳宗元一生五个主要方面叙写:少年才俊、出仕被贬、柳州政绩、以柳易播及文学成就。(7-8)写子厚之死、归葬及铭辞。感知: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柳宗元的为人的?主要从他为人的品格、学业成就和做官的政绩等方面加以介绍。2.给你印象最深的是柳宗元怎样的为人?选取文章精彩语段,说说柳宗元令你敬佩的地方,赏析作者写人的方法。衬托手法、典型事件、典型细节、对比写法。概括:第7段并非闲笔,呼应了前面议论交谊的话,再正衬柳生前为人之正直,借以鞭挞世俗的丑恶风习,使文章更进一步,突出了文章主旨。1.文章第7段是否为闲笔,为什么?思考:第8段铭文语短情深,因为死者生前曾以无后为忧,而死后孩子又特别小;所以铭文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同样表现作者对柳的一往情深。2.铭文有何深意?这一段写柳子厚的结局和身后事,是通过裴行立和卢遵对柳子厚的家人和后事的安排来衬托出柳子厚生前的品格。由于生前柳子厚对别人的好,导致了死后别人对他家人的尽心尽力。这种手法非常高明,写出了柳宗元高尚的人格所在。作者说“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你能“辨之”吗?探究:总结:1.文章憎命达2.古今富贵而名磨灭者,不可胜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3.月盈则亏,水满则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