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丰富人类生活,开放构建命运共同体—以牛奶的食用和传播为例兼以探讨高考主观题的做法古埃及古巴勒斯坦地区崇拜“丰饶之神”哈索尔,她的形象是奶牛、牛头人身女子或长有牛耳的女人。在《圣经旧约》里,牛奶一共被提及47次。上帝许给以色列人的乐土,便是那“流奶与蜜之地”。释迦牟尼苦修不成,接受了牧羊女的乳糜(一千头母牛的乳汁,煎煮七遍,取其最精华部分,放在干净的新锅内,与醇香的粳米煮成乳粥),得以恢复体力,后在菩提树下成佛。——据《方广大庄严经卷第七》古印度古代请根据材料,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4分)。以下哪些是基于材料的合理推论?1.人类食用牛奶历史悠久2.世界各地都有食用牛奶的习惯3.世界各地都有食用牛奶的情况4.牛奶已经成为人们的主要食品5.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牛奶的价值......古埃及崇拜“丰饶之神”哈索尔,她的形象是奶牛、牛头人身女子或长有牛耳的女人。释迦牟尼苦修不成,接受了牧羊女的乳糜(牛奶与粳米煮成乳粥),得以恢复体力,后在菩提树下成佛。在《圣经旧约》里,牛奶一共被提及47次。上帝许给以色列人的乐土,便是那“流奶与蜜之地”。由此可以说明()A.人类食用牛奶历史悠久B.世界各地都有食用牛奶的习惯C.牛奶已经成为人们的主要食品D.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牛奶的价值A小提示:做单项选择题的第一原则就是“论从史出”,第二原则是基于阶段特征的合理推断古代人们食用牛奶带有神秘和宗教色彩,说明其稀有而珍贵,这也可以反映出远古人类文明的其中一个特点——食物生产不易。材料一在中世纪的时候,尽管乳制品成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但经常食用乳制品还是会被视为贫困的标志。在许多人眼里,这象征着某些被鄙视的落后部落。直到19世纪末期的欧洲,乳品的饮用还并未普及,......还是普遍认为直接饮用乳品是很危险的,尤其对幼儿来说。因为它们是微生物的温床,有“变质”的缺点......当时的医生甚至指责奶类会散播麻风病.19世纪末期,由于对肉类消费需求量的提高,也间接带动了乳业农场的发展,更何况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1871年,巴斯德灭菌法发展到成熟阶段,其推广也大大促进了对奶类的消费。直到20世纪,冰箱的出现使得奶类的保存于运输更趋便利,加之诱人的冰激凌的推广,乳制品才走进了千家万户。......1950年内3月23日,政府强制规定......必须销售用蜡封口的瓶装牛奶。从此,瓶装或纸盒装牛奶的销售日渐普及。——《牛奶谎言与内幕》P27-28法.苏卡厦门大学出版社请根据上述材料提出一个问题并给出答案。(要求:问题11分,参考答案需给出相应分值)小提示:出题老师在构建一个题目和问题时,本着“四层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简单的说,所给的材料是新的,但是答案的落脚点还是在教材的必备知识和要求学生具备的关键能力(比如完整、充分、准确解读史料)上。所以逐句分析并整体把握材料是出题者和答题者都要充分重视的!近三年来全国卷40题的提问:2018年全国1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2018年全国2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5分)2018年全国3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6分)小提示:全国卷两段材料的设问是有内在关联的,构成一个认知的整体,以达到高考考查的目的。2017年全国1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