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活动单(大约需要3课时)一.导入: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新课。二.揭示本文的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注意古今异义现象。2.学习作者巧设情节,引人入胜的写法。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三.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四.时代背景: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年,政治非常黑暗,封建剥削压迫十分残酷,加上连年内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作者本人因憎恶趋膻逐臭的官场,毅然选择了躬耕田亩的生活道路。在长期的躬耕生涯中,他逐渐体验了普通农民的欢欣和痛苦,了解了他们的愿望,形成了独特的生活理想。“桃花源”便是他根据自己的社会理想和农村生活感受而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五.听读课文六.给下列蓝色字注音:阡陌()便舍船()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及郡下()便要还家()()遂与外人间隔()()不足为外人道()诣太守()活动一:初读课文,正确朗读(至少要读5遍)活动二:再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一)古今异义(二)一词多义活动三:三读课文,复述故事活动四:小结文章结构及其主题拓展延伸: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生活,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作业:1.复习巩固2.完成《同步练习》1-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