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60分)1.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A、①④②③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③②①④2.下图为某同学学习时做的卡片,卡片的主题应是()A、法老B、佛陀C、史诗D、种姓3.“在农业生产中他们培育了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粮食新品种,如玉米、西红柿、南瓜、豆子、甘薯、辣椒、可可、香兰草和烟草等,其中玉米的培植对人类贡献最大。”“他们”是指()A、玛雅人B、阿兹特克人C、印加人D、雅利安人4.古代某地先民曾进行如下政治活动,将人名刻于陶片之上,并流放得票最多的人。参与这种政治活动的人是()A、有法定财产的女子B、执政官家的男性奴隶C、有声望的外邦学者D、城邦成年的男性公民5.“哲学”一次来源于希腊文,意味“爱智慧”。以下古希腊历史文化名人中属于哲学家的是()A.、伯里克利B、柏拉图C、希罗多德D、埃斯库罗斯6.“公民法”和“万民法”的统一适应了古罗马()A、贵族的需求B、疆域的扩大C、文化的繁荣D、基督教的兴起7.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一个千年帝国依然屹立于欧亚非三洲之间。该帝国是()A、东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奥斯曼帝国D、查理曼帝国8.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却留下了()A、佛教B、印度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9.有位于高处、豪华的领主住所;有简陋的农奴茅舍;有包括教堂、水磨房和手工业者的库房在内的公共设施;有领主主持的法庭处理领地内部事务;农奴以劳役地租的方式承担义务。这样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中世纪庄园B、中世纪城市C、东汉豪强地主庄园D、门阀士族辖地10.下列图片反映了12-14世纪西欧政治制度演变。其中正确的表述的是()A、由封建等级制向君主专制转变B、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C、由中央集权向君主专制转变D、由封建等级制向等级君主制转变11.从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变革,这一变革出现的时间距今约()A、一万年B、五千年C、三千年D、两千年12.某游客造访陕西姜寨遗址,他能看到的情景是()A、大量殉葬的奴隶遗骨B、琳琅满目的青铜器C、原始定居的复原场景D、数量众多的甲骨文13.商朝历史较夏朝更为可信,最主要的依据是()A、神化传说B、甲骨卜辞C、史籍记载D、口述史料14.“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15.礼乐制度出现于中国历史上哪一阶段()A、原始农耕B、方国联盟C、封邦建国D、大一统国家16.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社会转型发生在()A、春秋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17.“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B、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C、从方国联盟到郡国并立D、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18.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A、西周B、秦朝C、东汉D、明朝19.秦朝灭亡的方式是()A、外族入侵而亡B、外戚篡权而亡C、农民起义而亡D、楚汉相争而亡20.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但两种手段的相似之处是()A、历史背景B、最终目的C、指导思想D、实施效果21.下列历史事实属于汉武帝“有为”的是()①颁布推恩令②创设刺史制度③尊崇黄老思想④设立河西四郡⑤形成布衣将相之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2.“礼教始行,源溯春秋,谁挈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靡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这副楹联中的“公”是指()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23.张骞于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出使西域,班超于公元73年出使西域,两者相距()A、209年B、210年C、211年D、212年24.东汉末年,皇权日趋衰弱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战争冲击B、地主豪强势力膨胀C、外族入侵频繁D、“柔道”政策影响25.我国古代三国两晋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