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随堂演练岳麓版必修11.历史学家童书业说:“春秋中叶以后,封建组织渐渐向统一国家转移,因之宗族观念的一部便被国家观念所取代;到了战国,‘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大张,于是世族制度便不由得不完全崩溃了。”材料所述现象表明(C)A.国家观念的兴起B.官僚政治的完善C.宗法制度的衰落D.中央集权的成熟【解析】“宗族观念的一部便被国家观念所取代”体现了重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的衰落;A项中的兴起,B项中的完善,D项中的成熟表述不当且不符合材料,排除三项。2.中国历代有皇帝“崇尚黄色、衣纹云龙”的传统。在黄色龙袍上还有象征皇权的十二个图形,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火等等。皇帝衣服的图案和颜色,除皇帝以外任何人都不能用,否则是要杀头的。这说明(B)A.历代皇帝对服饰很讲究B.皇权至高无上C.君臣等级森严D.皇位世袭的传统【解析】皇帝衣服的图案和颜色皇帝专用,这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基本特征。3.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规范”是指(C)A.分封制度B.世袭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D.宗法制度【解析】抓住“秦朝嬴政”等信息可排除西周时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排除A、D两项;世袭制度同样是奴隶社会创立的,在封建社会实行于皇位继承制,而非“政府组织上”,排除B项;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历代封建王朝的制度基础。4.秦朝丞相李斯在峄山的纪功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攻战日作,流血於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秦朝实行(B)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C.什伍连坐制D.焚书坑儒【解析】材料中“追念乱世,分土建邦”反映了分封制带来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巩固统治,秦朝实行了郡县制。5.《秦律》规定:御史卒人使者,食粺米半斗,酱驷(四)分升一,采(菜)羹,给之韭葱。……使者之从者,食(粝)米半斗;仆,少半斗。这说明秦律(C)A.细密严苛B.注重规范C.强调等级D.轻罪重刑【解析】据材料信息,御史的卒人、出差者的随从、驾车的仆人所供应的饭食不一样,这体现了《秦律》强调等级的特点。6.“秦始皇……从根本上改变了间接统治的传统,采用官僚制度,建立起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材料中的“改变”是指(A)A.推行了郡县制度B.强化了丞相的权力C.创立了皇帝制度D.实行了郡国并行制【解析】“间接统治的传统”指的是西周以来的地方分权的分封制,而“直接统治”指的是皇帝直接任命郡县官员的郡县制,从而使得官僚体制从贵族政治向职业官僚政治转变,故A项正确;强化丞相的权力不体现对地方的直接统治,故B项错误;皇帝制度的创立不体现对地方的直接统治,故C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推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