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山东省茌平县实验高中刘秀珍252100课标要求: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单元综述:1、20世纪初,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它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并在推翻清王朝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以革命的首创精神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沿着改革开放之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一伟大事业中,邓小平理论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指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等,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问题,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的伟大旗帜。4、在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之际,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华民族的又一面光辉旗帜。学法指导: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应注意:1、理论性内容较多,可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和历史比较的学习方法,加深对伟大理论同历史发展的理解,如联系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建设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2、要通过对孙中山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的了解,看到思想的力量。重难突破:关于新三民主义(1)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原因: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的失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孙中山的爱国精神。(2)提出: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3)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有质的飞跃。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平等的思想。民权主义,提倡在反帝反封建的基础上普遍平等的民权主张。对于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内容。新三民主义是顺应时代潮流的。(4)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纲领的联系与区别:联系:二者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区别: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噢一个社会主义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这些内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中国民主革命作用内容: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王朝的统治。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现有的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作用: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它指导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