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四中11-1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会员独享】试卷I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图1是某民国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密切联系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皇帝制D.内阁制2.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A.攻打匈奴,修长城B.实行郡国并行制C.实行行省制D.实行郡县制3.“令三司出炭四十万,减半价鬻与贫民,非惟抑高价,且济人民。”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A.《史记》B.《唐六典》C.《宋史会要》D.《清史稿》4.下列历史事件与雍正皇帝有关的是①废除丞相制度②设立内阁③设立军机处④推行密折制度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5.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6.1895年,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奋起反抗。下列人物中属于反割台斗争中涌现出的爱国志士有①徐骧②刘永福③邓世昌④邱逢甲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1937年7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中共中央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A.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8.1940年5月16日深夜,日军在汉口广播电台插播了一则消息:“中国事变爆发以来,如此高级的指挥官战死,这是第一个。张总司令以临危不惊、泰然自若之态度与堂堂大将风度,从容而死,实在不愧为军民共仰之伟丈夫。”新闻中的“张总司令”牺牲于A.枣宜会战B.太原会战C.武汉会战D.徐州会战9.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A.民国、孙文、共和B.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C.军阀、实业救国、陈独秀D.革命、中国共产党、抗日10.李大钊(1889-1927年)曾说:“(这是)中国学生界用一种直接行动,反抗强权世界”的事件。他所评论的是A.三元里抗英斗争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D.一二•九运动11.标语能反映时代特征。图2中的标语“消灭刘湘(四川军阀),与中央红军共同北上抗日”当出现于A.国民大革命时期B.长征时期C.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2.“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诗人艾青在《人民的狂欢节》(1945年8月)中这样欢呼的原因是A.北洋军阀的统治被动摇B.反帝斗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C.国民党政权的统治被推翻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13.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应是图3A.日内瓦会议B.亚非万隆会议C.与基辛格的秘密会谈D.第26届联合国大会14.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了突破。下列史实按其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乒乓外交”②田中角荣访华③尼克松访华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④①②③D.①④③②15.下列属于我国取得的加强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并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加入亚太经合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16.梭伦曾评价他的某项改革措施:“除却欠债千家乐,重获自由万民祥……挣脱枷锁出牢笼,海阔天空任翱翔。”下列对这一改革措施的理解,不准确的是A.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B.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C.使债务奴隶重新获得自由D.开启了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17.在古希腊的伯里克利时代,掌握政府职能的民主政治机构是A.十将军委员会B.四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