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本课知识要点本课知识要点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二、人口的增长二、人口的增长阅读课文P106---P110页内容,理清知识结构,勾划重点知识点,完成练习册中【知识结构】相关填空。三、康乾盛世三、康乾盛世具体表现商品流通更广泛、商业更加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水稻产量提高甘薯和玉米普遍推广和种植棉花、烟草、甘蔗种植更加广泛制瓷业(景德镇)丝织业(南京超过苏州、杭州)棉纺织业(松江、无锡)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阅读教材阅读教材106—108106—108页,找出农业、手工业发展、商页,找出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繁荣的具体表现。业繁荣的具体表现。北京、汉口、苏州、佛山四大商业城市棉花水稻烟草马铃薯玉米甘薯newnewnewnew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顺治、康熙、雍正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顺治、康熙、雍正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康熙年间)五彩侍女婴戏图罐粉彩九桃纹过枝盘(清雍正年间)紫地珐琅彩折枝莲纹瓶(清康熙年间)清代节日集市农业、手工业进步推动商业繁荣姑苏繁华图二、人口的增长二、人口的增长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01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1.国力强盛,社会稳定。2.耕地面积扩大。3.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4.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5.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清朝时的汉口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消极: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消极: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影响清高宗弘历乾隆帝1735~1795在位清圣祖玄烨康熙帝1662~1722在位清世宗胤禛雍正帝1722~1735在位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盛世三、康乾盛世三、康乾盛世清朝康熙至乾隆时期,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国家巩固,社会相对稳定,一派“盛世”景象,史称“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阅读教材阅读教材110110页,转告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盛世是怎样形成页,转告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盛世是怎样形成的?的?清朝前期的兴盛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人口的增长康乾盛世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高产作物普遍种植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南京成为新丝织业中心集市贸易快速发展、城镇集市繁盛天下四聚社会稳定、农业发展耕地扩展、永不加赋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稳定时间长盛世景象1.清朝前期,主要经济成分()A.小农经济B.工商业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A2.如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A.出现了农村集市B.坊市分置C.边境贸易繁荣D.商业市镇兴盛D3.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B4.概述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可以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方面思考。发展经济的措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方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