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现代农业是以农业机械化为物质基础的农业,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于推荐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现代农业的内涵所谓现代农业,实质是一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物流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质就是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现代农业的基础是科技化,科技进步是现代农业的决定因素。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一时品种的优良化,二是装备的现代化。用现代工业武装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既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方面,也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纵观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虽然各国在建设现代农业的道路和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有所不同,但都无意例外的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要素中影响现代农业进程的关键因素,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形成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业竞争力的强弱。二、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农业机械化的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日益明显。(一)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首先,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农业机械第1页共6页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的限制,机械化实施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水平,推动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关键要素。其次,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的过程,其中包含农业机械化过程,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由于农业机械化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的技术进步过程,农业机械化投入是农业生产方式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新陈代谢过程。农业机械投入又将加快技术进步的进程,技术进步又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投资的效益,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从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第三,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国际上通常把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效益的高低作为现代农业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将有助于改变农业的自然属性和弱质特征,极大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力。(二)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既能增加农作物产量,还可以节种、节水、节肥、节药、节省人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节本增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促进农民想非农产业的转移,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日益扩大,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农机户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三)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饿主要载体节本增效关键在科技,重点是实现机械化。如果科技进步跟不上,机械化水平提不高,仅靠增加物质投入,只能造成成第2页共6页本增加、收益递减。按照新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科技应用可以走出农业投入报酬递减的困境,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由投入增长向效益增长转变,推动农业、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