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教案设计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弄明白石猴出世、石猴成为美猴王的经过。3.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积累语言材料。教学重点了解石猴出世、成为美猴王的经过。教学准备准备有关电视剧《西游记》的片段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大家可能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片中的美猴王孙悟空法术无穷,武艺高强智慧卓绝。那么大家知道美猴王是怎么_出生的,又是怎么坐上王位的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西游记》原著中的一个片断——《猴王出世》。二、自读课文,质疑讨论,感知大意1.各自轻声读课文,正确拼读课文中的注音,遇到不理解的词查词典,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这是从古典白话小说《西游记》中节选出来的一篇课文,文中有些文言语汇和现代语言有区别,有的现在已不使用。学生提出不易理解的词句,教师可以简单地指点一下,但无须深入讲解。芝兰:芝,灵芝;兰,兰草。指高洁的花草,常指代美好的环境。开辟以来: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真地秀:指大自然的气息及各种养分。仙胞:指有灵性的蕴育着生命的胎胞。耍子:口语,玩耍的意思。上溜头:口语,上源,上方。拖男挈女:拖男带女。瞑目蹲身:闭上眼睛,蹲下身子,意在蓄积力量,准备起跳。石窍:石头窟窿,石洞孔。石碣:石碑。拱伏无违:本课指众猴弯下身体伏在地上,表示服从石猴统领。序齿排班:根据年龄大小排次序,组成队伍。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研读重点,加深理解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石猴是怎样出世的?(2)石猴是怎么成为猴王的?2.学生交流讨论。(1)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傲来国大海中有一座名山叫花果山。山顶上有一仙石,自它出现以来,经常吸收天地的灵气,日月的精华,石头就有灵通之意,中间蕴育出了一个仙胞。一天忽然石头迸裂,滚出一个圆球大小的石卵。石卵遇到风。就化作了一个石猴。(2)石猴是怎么成为猴王的?可按“起因、经过、结果”的线索,用自己的话叙述。起因:石猴与一群猴子在山涧洗澡,众猴子提出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玩耍去。他们顺涧爬,寻到前方是一泓瀑布飞泉。有猴子提出,谁有本事,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拜他为王。经过:石猴响应,跳入瀑布泉中,发现里边无水无波,只有一座桥梁——铁板桥,桥下之水倒吊流出。走上桥头,再往里走,有人家住处般的一个石室。结果:石猴把众猴引入石室,大家按事先许下的诺言拜石猴为“千岁大王”,众猴也按年龄排定大小。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每个学生先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五、布置作业如果有兴趣,可以摘抄喜欢的词句,也可以读读《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