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应县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三字经》是弘扬国学的重要读本。古人云:“读《三字经》,可知天下事。”《三字经》中出现“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郡县制B.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D.内阁制2.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重用身边人参与军国大事B.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行政权D.元代废除了三省只设中书省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5.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6.一位政治家在演讲中提到:“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A.梭伦改革时期B.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时期C.查士丁尼统治时期D.克利斯提尼时期7.万民法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宣称保护除奴隶之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这说明它A.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B.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维护奴隶制度,是统治工具D.规定自由民是享有特权的人群8.对近代西方法律,有人曾这样评价:“当一个熟悉罗马法术语的英国律师去学习法国或德国的实用法律书籍时,他会发现这一切并不陌生,毫无疑问,其他国家的法律著作也同样如此。”材料最能说明A.罗马法就是欧洲法B.英、法、德三国法律相同C.罗马法对西方各国法律产生了重大影响D.世界近代法律制度具有一致性9.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英国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英国()A.实行责任内阁制B.确立君主立宪制C.颁布《权利法案》D.实行共和制度10.“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英国的这种情形被根本改变是在()A.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时期B.责任内阁制形成时期C.1832年议会改革D.《权利法案》颁布11.下列两位人物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在任期内他们都曾遭到过弹劾。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文官提出弹劾权的是()A.参议院B.众议院C.联邦法院D.内阁12.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是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你认为该说法()A.正确,说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B.贴切,讲出了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C.不妥,三者之间不是单向制约的关系D.不妥,三者之间是相互交错的关系13.下图是法国大革命前至1875年的法国政体变化示意图。假定起点a为君主制,b为共和制,那么c、e应为()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共和制D.帝制14.1901年,法国等11个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当时法国具有缔结条约权的是()A.总统B.参议院C.众议院D.最高法院1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此规定表明()A.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B.国家行政权属于宰相C.国家权力中心为议会D.宰相只对国家元首负责16.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及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反封建性B.民主性C.普选制D.法制化17.以下图片是1924年在天津海河两岸拍摄的老照片,海河两岸出现这样风格迥异的建筑开始于()海河西岸海河东岸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