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卷说明:1本卷共有两大题.32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礼乐制度2、周朝规定同姓不婚。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这样做,从政治角度看()A.有利于监督周王的权力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C.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D.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制3、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功伐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朝统一后实行无为而治政策B.司马迁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C.秦朝最早实施了影响久远的地方行政制度D.司马迁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举制”的历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对应的是()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5、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指出:“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这从实质上反映了雅典政治()A.平民受到奴役B.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C.是专制政体D.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少数人的民主6、汉密尔顿针对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说:“……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建筑物结构”是指()A.总统制B.联邦制C.分权制D.邦联制7、“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因此,1787年的美国宪法规定()A.实行“邦联”体制,美国中央政府对各主权州只进行松散的统治B.总统、议员均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理念C.在中央政府权力结构中遵循“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绝对权力出现D.总统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际行政权属于国务卿8、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9、某中学历史教师组织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课堂讨论。同学们对其先后颁布的两个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做了评价,其中正确的是()A.甲同学:两个纲领都体现了农民的诉求B.乙同学:二者都否定了封建剥削制度C.丙同学:纲领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D.丁同学:两个纲领都不符合时代潮流。10.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通过所学知识判断,信中的“文明人”是指()A.英国军队B.英法联军C.法国军队D.八国联军11.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这一特点的一项是()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D.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12、《纽约时报》是一家以报道重大事件为主、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报纸。该报在近代某一时段共5个月的时间内,对中国某一事件的报道文章达500余篇;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检索,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38、50和25篇。判断该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D.辛亥革命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3、右两幅图片反映了一个共同的历史教训是()A.必须坚持进行国共合作B.要以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