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建构1.了解海水资源及其利用。2.掌握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即海水制盐,海水提镁、提溴、提碘。3.了解海水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知识梳理]一、海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直接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2.海水淡化: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3.海水的蒸馏(1)原理(2)注意事项①烧瓶需垫石棉网加热。②烧瓶所盛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也不能少于。③需向烧瓶中加几粒沸石或几片碎瓷片,以防液体暴沸。④冷凝器里的冷却水要从冷凝器的下口进、上口出。【自主思考】1.海水的蒸馏装置与普通的蒸馏装置有何区别?为什么?提示因为海水蒸馏得到的是淡水,水的沸点为100℃(常压下)无需用温度计,因此可不用蒸馏烧瓶,而换为圆底烧瓶。二、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中的化学资源海水中H、O两种元素,加上Cl、Na、K、Ca、Mg、S、C、F、B、Br、Sr等11种元素的总量超过99%,其他为微量元素,共计含有80多种。2.海水制盐海水――→粗盐――→精盐。3.海带提碘(1)流程:海带―→灼烧―→浸泡―→过滤――→氧化―→提纯―→碘单质。(2)原理:2I-+Cl2===I2+2Cl-。4.海水提溴(1)过程:浓缩―→氧化―→富集―→提取。(2)原理:2Br-+Cl2===Br2+2Cl-。5.海水提镁(1)过程:浓缩――→沉淀―→过滤――→溶解―→结晶(MgCl2·6H2O)――→MgCl2晶体――→金属镁。(2)原理:①Mg2++2OH-===Mg(OH)2↓。②Mg(OH)2+2HCl===MgCl2+2H2O。③MgCl2·6H2O=====MgCl2+6H2O。④MgCl2(熔融)=====Mg+Cl2↑。6.新能源的开发(1)从海水中提取铀和重水,铀和重水是核能开发的重要原料。(2)潮汐能、波浪能是待开发的新型能源。【自主思考】2.海水制盐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提示海水制盐是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海水中水分蒸发从而使食盐结晶析出,因此属于物理变化。[效果自测]1.若实现海水淡化供应饮用水,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A.加明矾使海水中盐分沉淀而淡化B.利用太阳能使海水蒸馏淡化C.将海水电解,然后让两极气体燃烧得到饮用水D.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离子解析明矾具有净水作用,可使海水中的悬浮物形成沉淀而除去,但不能使海水中盐分沉淀。答案A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海水中含有Br2()(2)海带中含有碘,能使淀粉变蓝()(3)用SO2溶液吸收溴蒸气,是利用了SO2具有漂白性()答案(1)×(2)×(3)×探究一、海水中水资源的利用【合作交流】1.进行海水的蒸馏实验时,烧瓶中为什么要放入少量沸石?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流向如何?提示在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或沸石,目的是防止液体暴沸;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2.结合对本课时内容的预习,讨论海洋中哪些能源可转化为蒸馏海水时所需的热能?提示潮汐能、核能可转化为电能给蒸馏海水加热。【点拨提升】1.海水蒸馏实验的操作步骤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向烧瓶中加入海水和碎瓷片→接通冷却水→给烧瓶加热→收集蒸馏水→停止对烧瓶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后停止通入冷却水→整理仪器。2.海水蒸馏实验的注意事项(1)烧瓶加热时,一定要垫石棉网,防止烧瓶炸裂。(2)烧瓶中的海水量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3)冷凝管内的冷却水要从下口入、上口出,这样冷却的效果最好。(4)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液体暴沸。(5)实验前认真检查装置的气密性。(6)当烧瓶中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7)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冷却水。【典题例证1】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Cl2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解析海水中的钾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要使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不正确;海水蒸发制海盐,是发生了物理变化,B不正确;电解熔融NaCl可以制得Na和Cl2,C正确;潮汐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因此D也不正确。答案C【学以致用1】海水淡化可使用蒸馏法。如图所示为以自来水为原料制取蒸馏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