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和氮的氧化物1、“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A.钠、镁、铝具有强还原性,钠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镁、铝也是B.盐酸、硝酸都是强酸,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用硝酸也行C.由2Fe+3Cl2=2FeCl3,可推出2Fe+3I2=2FeI3也成立D.CO2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O2也是【答案】B2、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①活性炭、SO2和HClO都具有漂白作用,且漂白的化学原理相同②向100mL0.1mol/L的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0.05mol的氯气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4Br-+3Cl2=2Fe3++2Br2+6Cl-③因为氧化性:HClO>稀H2SO4,所以非金属性:Cl>S④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时的离子方程式:IO3-+5I-+3H2O=I2+6OH-⑤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⑥元素周期表中,从上到下,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氢卤酸的酸性依次减弱⑦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1A.全部B.②⑤C.②③④⑦D.②④⑦【答案】B【解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SO2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一定是SO2C、SO2、漂白粉、活性炭、过氧化钠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D、SO2和Cl2都有漂白作用,将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湿润的有色布条,漂白效果更好【答案】B4、如下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充满NO2气体并分别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中。在(1)中加入无水CaCl2,在(3)中加入NH4Cl晶体,(2)中不加任何物质,发现(1)中NO2红棕色变深,(3)中NO2红棕色变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aCl2溶于水时放出热量B.烧瓶(1)中气体的压强增大C.NH4Cl溶于水时放出热量D.烧瓶(3)中气体的压强减小【答案】D5、工业制硝酸的尾气因为含有NO、NO2等有害物质而不能直接排放,工业上普遍采用催化还原法将NOx转化成N2和H2O而除去。下列式子是相应物质间的关系式(未配平):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B.氧化性比较:C.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在该反应中只有氧化性D.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石灰水可得到纯净的氮气【答案】D6、中学实验中,通常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来验证气体的“溶解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滴管加入液体后,由于气体的“溶解”,使瓶内压强减小,导致瓶内压力小于外界压力,从而形成喷泉B.选用合适的溶液,CO2也能用于做喷泉实验C.HCl、NH3和SO2均能用该装置做喷泉实验D.用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做喷泉实验,烧瓶中将充满稀硝酸【答案】D【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喷泉实验的原理,即由于气体溶于水或某种溶液,导致烧瓶中的压强迅速减小,与外界压强间产生足够的压强差,从而形成了喷泉,A正确;B选项中,CO2能与NaOH等强碱溶液反应,从而被吸收,也能产生很大的压强差,故能形成喷泉,该项也正确;C选项中,NH3和HCl属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常温、常压下,SO2溶解度为40,也能较多地溶解,故均能形成喷泉;NO2和N2O4与水反应后有NO生成,故液体不能充满烧瓶。7、已知甲、乙、丙和X是四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则甲和X不可能是()A.甲为C,X是O2B.甲为SO2,X是NaOH溶液C.甲为Cl2,X为FeD.甲为Al,X为NaOH溶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甲为C,X是O2,则乙为CO,丙为CO2,丙(CO2)和甲(C)反应又可以生成乙(CO),所以符合转化关系;B项甲为SO2,X是NaOH溶液时,乙为NaHSO3,丙为Na2SO3,丙(Na2SO3)和甲(SO2)反应加上H2O又可以生成乙(NaHSO3),符合转化关系;C项甲为Cl2,X为Fe时,乙为FeCl3,丙为FeCl2,丙(FeCl2)和甲(Cl2)反应又可以生成乙(FeCl3),符合转化关系;D项甲为Al,X为NaOH溶液,乙为NaAlO2,乙(NaAlO2)不能和X(NaOH)反应,不符合转化关系。考点:考查有关连续反应点评:本题涉及无机化合物之间的连续反应,平时学习要多积累8、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①③B.②⑤C.②④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