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1学业达标1.以下中国古籍出现的人名中,你认为能体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什么观念(B)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崔祖思(《南史》),郑严祖、裴安祖(《北史》),张茂宗、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严世藩(《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A.等级观念B.宗法观念C.法治观念D.辈分观念【解析】人名中的主要信息是“先、祖、宗”等,这体现的是一种宗法观念。2.(2017·湖南六校联盟)“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犹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这一现象说明(B)A.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B.宗法观念是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C.宗庙是维系亲情延续的关键D.宗法制构筑了家族内部等级观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材料“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说明了宗法观念的家谱在联系家族亲情的纽带的重要作用,故排除A、C、D三项,选B。3.在夏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中“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下列制度能直接反映这一原则的是(C)A.礼乐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禅让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识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惟亲、惟长”,这与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制一致,故选C项。4.《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C)A.分封制的形成B.个人素质的差异C.宗法制的影响D.封建家长的喜好【解析】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地位却有天壤之别,原因是贾宝玉为正室所生,贾环为妾室所生,这明显受到了重视嫡长子的宗法制的影响。5.(2017·九江)有学者认为,分封制在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孕育,夏、商二代开始形成和发展,西周渐趋完备,是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国家结构形式。该学者强调了分封制的哪一特点(C)A.集权性B.分权性C.松散性D.落后性【解析】据材料提到,分封制……是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国家结构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分封制的中央和地方结构松散性的特点,故C项正确。集权性,属于中央集权的特点,材料未涉及,故A项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分权性,故B项排除。材料也不能说明分封制的落后性,故D项排除。6.(2017·潍坊)“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这反映了礼乐制度(C)A.明确权利义务B.具有神权色彩C.维护社会秩序D.体现教化功能【解析】题干的意思是:“乐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和谐;礼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秩序,因为和谐,万物能化育生长;因为秩序,万物能显现出差别,乐依天道而凿,礼按地理而制,制礼超过分寸会造成混乱,作乐超过分寸会越出正轨,明白天地的道理,然后才能制礼作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对于统治者来说,秩序与和谐是维护统治的重要前提。没有秩序,就会陷入混乱;没有和谐,人心就会涣散,这样,统治将无法维持下去。因此,秩序与和谐的确十分的重要。7.“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D)A.选拔德才兼备之人B.扩大疆域C.团结功臣贵族D.巩固周王室统治【解析】据材料关键信息“以蕃屏周”分析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周王室统治。8.某诸侯年轻时购买一女,生子甲。三年后正式娶另一诸侯之女为妻,先后生子乙、丙。以后又以数女充实后宫,生子丁等十余人。该诸侯死后,能合法继承其位的应该是(B)A.甲B.乙C.丙D.丁【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核心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大儿子,故只有乙能继承王位。9.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二重。”考古发掘工作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