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做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材料中所提的政权结构的表现形式是指: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2.石陪华在《中国历史纵横》写道:“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材料说明:A.宗法制度为封建社会所沿袭B.宗法观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封建社会的发展C.封建社会政治统治腐败无能D.家国一体的政治模式不利于传统科技的进步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时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公天下”主要体现在:A.地主阶级开始夺取政权B.按照德才察举官员C.布衣将相格局全面形成D.依据能绩任免官4.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是指: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御史制度D.郡县制度5.《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唐朝这一制度表述正确的是:A.中书省负责封驳审议职能B.三省宰相拥有最终决定权C.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D.分割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6.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这反映出当时:A.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B.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D.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7.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B.内阁首辅可以制约皇权C.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8.针对军机处的“有官无吏”现象,淸赵翼说:“枢廷义取慎密,有官而无吏。”也有学者对此指出:“始密且速矣。”军机处名义上虽然有官,但实质上除了皇帝,其他人全都是吏,是真正的“有吏无官”。对军机处的“有官无吏”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便于严格保密②利于提高效率③加强君主专制④其实是有吏无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9.恩格斯在评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指出:“由于实施这个新制度和容纳大量被保护民——一部分是移民,一部分是被释放的奴隶——血缘制度中的各种机关便受到排挤而不再过问社会事务”。材料中“新制度”指的是:A.财产等级制度B.陪审法庭制度C.以地域划分选区制度D.陶片放逐制度10.有学者认为,非但罗马没有采用雅典制度,且后来两千年的欧洲再也没有采用雅典的制度,近代西方民主制与雅典民主制基本无关。这主要是因为雅典:A.极端民主化存在着严重的弊端B.民主的范围过于狭窄C.政治领袖的行为受到严格限制D.共和制有悖欧洲传统11.恩格斯把罗马法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恩格斯作出这一评价主要依据是,罗马法:A.在法律上保护了财产私有权B.保证了公民政治上的参政权C.蕴涵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D.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