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福建专用】高三历史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课时提能演练12.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55年我国开始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在1、2、5分,1、2、5角和10元券7个版别的正面,分别采用了汽车、飞机、轮船、拖拉机、火车、水电站和工农业生产丰收的图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意在大力宣传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在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②热情讴歌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③我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④体现出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极高热情A.①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④2.中共中央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对“组织起来”的方式理解正确的是()A.实行土地改革B.建立人民公社C.走农业合作社道路D.实行包产到户3.(2012·长郡中学模拟)1932年,长沙刘越华夫妇创办小吃店“越华楼”,几十年来生意兴旺。1954年,长沙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越华楼”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认为刘越华夫妇在改造中的命运可能性最大的是()A.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B.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4.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下列能体现这一成果的是()A.“以钢为纲,全面跃进”B.“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D.“以阶级斗争为纲”5.(2012·惠州模拟)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8年始,中国的媒体上出现了大量的“卫星”字眼,其意在于()A.祝贺盟友苏联取得的伟大成就B.庆贺中国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代指全国各地上报的工农业高产量D.要与美国在太空领域竞争6.(2012·湖南师大附中模拟)1956年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明确规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是: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1958年《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又提出农业总产值五年增长2.7倍以上,下面关于这一指标变化认识正确的是()A.体现了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B.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C.确保了国民经济均衡稳定增长D.反映了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7.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1960年是21.8∶26.1∶52.1;1962年是33.3∶30.4∶36.3。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化反映出()A.知青下乡促进农业大发展B.中国实现了工业化目标C.中央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D.国民经济调整政策成效显著8.(2012·龙岩模拟)某学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1957~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年份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糖料产量195719505164.0419.61189.3195820000196.9477.01563.1195917000170.9410.41214.7196014350106.3194.1985.519611475080.0181.4506.5A.1957年到196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在持续下降B.1958年到1960年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革”的“左”倾错误波及到农业生产领域D.中央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后,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9.我国自隋唐时就已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建国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1962年到1965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C.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10.(易错题)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对此历史时期的认识,正确的是()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