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训练(二十八)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选择题1.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民主主义[解析]从材料中的“最具前瞻性”可排除A、C两项,由“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可知B项正确,D项不正确。[答案]B2.三民主义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所起的推动作用,表现在()①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②推动了中华民国的建立③指导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制定④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注意题目的要求是“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所起的推动作用”,国民大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排除④,其余三项都是推动作用的表现。[答案]C3.(2015·江苏调研)1924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这里的“办法”是指()A.“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B.发达资本,振兴实业C.构建福利国家,实现共同富裕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解析]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故A项错误;振兴实业反映了实业救国思想,故B项错误;福利国家是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不是孙中山提出的,故C项错误;1924年,孙中山重新阐发三民主义,材料符合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故D项正确。[答案]D4.(2015·福建泉州质检)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中说,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而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下面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B.“创立民国”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天下为公”[解析]结合孙中山的主张及措施可知,在旧三民主义时期孙中山都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分析问题,不具有维护平民利益的特点,而新三民主义受中共以及共产国际的影响则具有维护平民利益的措施,尤其是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中的节制资本,充分体现了维护平民利益的特点,所以准确答案为A项。[答案]A5.(2015·常德模拟)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A.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B.脱离中国传统政治,是全盘西化的产物C.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D.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解析]据材料信息“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可见钱穆认为孙中山不仅吸取外国政治的优点,而且进一步发展,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故C项正确。[答案]C6.20世纪20年代中期,有这样一种进步思想,它倾注了创立者毕生心血,融铸了中西思想文化精粹,团结了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指()A.康梁变法维新思想B.陈独秀激进民主思想C.孙中山新三民主义D.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民主义。根据时间20世纪20年代中期,结合“团结了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革命阶级和阶层的大团结。故本题选C。[答案]C7.(2015·肇庆一模)“1919年7月苏俄政府对华公开宣言,也愿意援助中国摆脱外国压迫,再次表示废除以往沙俄与中国所签密约,放弃庚子赔款,放弃所有在华权益……苏俄的这一做法对中国激进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的亲俄之风愈盛。”“亲俄之风”的表现有()A.五四运动的爆发B.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国共第二次合作[解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提出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亲俄之风”的表现,故选B项。五四运动的爆发与“亲俄之风”无关,A项错误;井冈山革命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