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生平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答案C解析“洋帽洋衣洋式鞋”说明了服装的西化,“伤心事”无法“碧眼”,则是典型的崇洋的写照。2.改良旗袍作为交织着历史转型时期社会风尚、审美心理、文化习俗的服装,体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20世纪30年代,阮玲玉、胡蝶等一批电影明星,以及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无一不是以旗袍作为重要元素。如果中国政府决定以其申遗,你觉得下列哪种服装具有与改良旗袍类似的文化特征,可以与改良旗袍一并申遗()A.西装B.中山装C.连衣裙D.长袍马褂答案B解析西装是从国外引进的,排除A项;连衣裙是中西都很普遍的服装样式,排除C项;长袍马褂是中国传统的服装,排除D项;中山装是孙中山结合西装和中国传统服装的特点创造出来的,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故本题选B项。3.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A.辛亥革命后,中山装的流行B.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D.辛亥革命后,国人办报再掀高潮答案B解析“头上和脚上的变化”分别指的是民国成立后开展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的活动,这充分说明政治的变化深刻影响着社会习俗风尚的变革。4.下面两幅图分别展示了20世纪70、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外来文化的影响B.服装业的迅猛发展C.人们的思想解放D.人们穿着的品味变化答案C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的服饰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5.下图中“小脚老太跳起了迪斯科”反映了()A.迪斯科最适合小脚老太活动B.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C.人们社交礼仪的变化D.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答案D解析“小脚老太跳迪斯科”反映了人们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基础上对文化生活的追求。6.“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造成民国时期婚姻变化的原因,包括()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与旧式婚姻相比,新式婚姻一是主张婚姻自主,二是婚姻礼俗删繁就简,仿效西方新式婚礼。这与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西方思想的传播、近代教育的发展及重大社会政治、思想运动等都有密切联系。新式婚姻在清末民初就已出现,故④不对。7.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变化的原因是()时间标准1900~1909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1910~1919年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①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入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影响③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④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⑤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③答案B解析⑤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排除。其他选项均符合题意。8.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①“大跃进”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改革开放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不同年代生活的差异与当时的经济政策有关,60年代对应的是①②,70~90年代对应的是③④。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节选自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材料二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