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古代诗歌五首(第二课时)20古代诗歌五首(第二课时)PPT制作:安化初级中学杨小凡《游山西村》——陆游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是一个富有才华而又多产的作家。他的诗歌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他能诗、能词、能散文,尤以诗的成就最高,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现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他的诗作大都洋溢着爱国热情,充满收复失地的信心。风格豪迈是他诗歌的特色。著有《剑南诗稿》等。作者轶事提起文人,就使人想起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然而陆游既是文人之佼佼者,又有非凡的武艺。为了实现收复失地的心愿,他曾经千里投师学习剑术,40多岁时,他应邀到了抗金前线南郑。有一天,他带兵到山中围猎,天色渐暗,大家准备回营了,猛然间袭来一阵腥风,传来一声怒吼,随着扑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大家见了无不惊慌失色,纷纷逃避;只有陆游毫不惧怕,挺身仗剑,向虎刺了去,于是人虎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后,陆游一剑刺中了老虎的咽喉。陆兄如此骁勇,怎不令人咋舌!写作背景本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赞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弹劾,而罢官回归故里。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镜湖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一天,陆游前往山西村拜访友人,友人及左邻右舍听说陆游来访,都热情地接待他,家家户户摆酒设宴相迎。那淳朴的民风使陆游十分感动,他诗兴大发,写下诗篇《游山西村》。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整体感知在吟诵中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味。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叩门。túnchóng重点字词①腊酒:②足鸡豚:③山重水复:④疑:⑤柳暗花明:指腊月酿的酒。足:充足。豚:猪,诗中代指猪肉。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一重重山,一道道水。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似;好像。重点字词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古风:若许:闲乘月:无时:叩门: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村民们在迎神的萧鼓声中来来往往。追随,跟随。指箫鼓声你追我赶,此起彼伏。指衣和冠,这里指衣着、穿戴。古人之风,指质朴、淳厚的气度。如果允许。趁着月明来闲游。乘,趁着。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敲门。课题解读题目的意思是什么?游山西村“游山西村”:在山西村游玩。游玩诗文鉴赏翻译:不要笑农家酿的酒不好,丰收之年用丰盛的菜肴款待客人。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首联:写农家丰年足食。腊酒是自家酿造,鸡豚是自家喂养,客人来了,自有土产招待。表现出农民的淳朴厚道。诗文鉴赏翻译:翻过一座座山,一道道水,怀疑无路可走时,忽然看见在柳色浓绿,鲜花明丽的地方,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颔联:写村庄周围景色优美。乡村小道,弯弯曲曲,山重水复,怀疑无路可走,然而一座座村庄就掩映在柳暗花明之中。诗文鉴赏翻译: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村民们在迎神的箫鼓声中来来往往。农家虽衣冠简朴,但古老的乡俗却很盛行。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颈联:写乡村内民风古朴。春社日即将到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穿着简朴衣帽的村民们在迎神的策鼓中未来往往。淳朴、热情而好客。诗文鉴赏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翻译:但愿从今以后,趁着月明之夜来闲游时,我会拄着拐杖随时敲开你的家门。尾联:写诗人希望月夜随时到农家作客。由于诗人喜爱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善良热情的邻家农民,古朴淳厚乡村民俗,希望自己随时能乘月夜,拄拐杖登门拜访,共话桑麻。疑难解析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主要内容。全诗围绕一个“游”字展开。反映的是乡间生活,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叙述,诗歌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纯朴风俗的陶醉、留恋之情。疑难解析2、《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山重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