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四川省汶川中学王世兵四川省汶川中学王世兵•一、指导思想:•本课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本着“生命是金、健康是银”的原则,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为德育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目标。并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魅力,以游戏化、情绪化的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学习能力,在游戏中掌握锻炼方法;在竞争中提高运动技能。•二、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七至九年级第五章田径中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是投掷中最基本的动作,也是测验项目。主要能够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和腹背力量,以及全身协调用力等身体素质。由于投掷项目比较危险,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对加强场地、器材的管理,严密组织教学,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三、教学目标•(1)运动技能目标:初步学习双手投掷实心球技术,使80%的学生掌握正确的投掷方法。•(2)身体健康目标: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的力量、协调性等素质。•(3)社会适应目标: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四、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我校七年级的学生,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是掌握运动技能的有利时期,他们活泼、好动、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强烈的表现欲,喜欢比较激烈的运动项目,对于投掷这样的运动项目,他们一般不给予太多的关注,如果要学习,也是应付了事。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采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运动中去。•五、教法设想•我采用直观教学方法,让学生观看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运用启发式教学,既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引导、传导、开导的作用;学生在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要学会欣赏学生,并把德育贯穿与教学中。•六、学法设想•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去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分组练习比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七、重难点重点:出手的速度和角度。难点:身体的协调性。•八、教学流程•1、激发兴趣阶段。(6—7分钟)•本阶段的目的为鼓励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练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活动各关节的热身目的,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1)教学常规:教师宣布本课内容、明确任务,提出要求,鼓励学生全力以赴上好本课。•(2)在老师带领下学生做自编的徒手实心球操,达到活动各关节的热身目的,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2、保持兴趣,掌握技能阶段。(30—32分钟)•(1)球类的各种玩法:•本阶段的练习形式是让学生随意发挥,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目的是解决出手的速度以及双手的协调及平衡用力,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练习方法:•1、学生散点站位,单双人自由发挥练习;•2、教师从学生练习中挑选向上抛和向下掷两种练习方法让学生练习;•3、看看哪位同学向上抛的最高而且站在原地就能把球接住,向地面掷时球反弹的最高。•(2)游戏竞技场•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自下而上的发力顺序,蹬地有力、协调,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自我解决问题的好习惯。•练习方法:•1、学生分成10组用双手正面投掷的方法向不同距离的三条线投掷轻器械闯关,闯过第一关,为一星;闯过第二关,为二星;闯过第三关,为三星。•2、第一次由老师讲解学生自由发挥夺星,第二次由老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按照规定动作夺星。•3、将闯过第三关的同学选出来进行示范表演,分析他们掷远的原因,并给予鼓励。•3、兴趣延伸阶段。(4—5分钟)•1、快乐大比拼•本阶段以投掷的形式进行比赛。•目的是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体育道德品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练习方法:•1、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在两个圆形场地进行比赛。•2、一组10人,其中9人散点站在圆内抢球,1人站在圆外规定的位置接球,圆内学生得球后,迅速传给站在圆外的同伴。•3、另一组挑两名同学到圆内阻止他们传球,其余8人两路纵队站在圆外的起跑线上,其中一人把球仍进圆内,两人迅速绕圆跑一圈。在另一组圆外的同学没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