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四)地理试题本试题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每小题选出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第Ⅰ卷(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东非高原上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斑马、蹬羚等食草野生动物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与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之间迁徙。读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完成1~2题。1.旅游者要观看野生动物横渡马拉河的壮观景象,选择的时间应在A.1~5月B.6~9月C.10—12月D.12—2月2.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最根本原因是A.干季、湿季时空差异B.水源和牧草季节更替C.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读陕西省年平均地温和气温分布图。完成3~4题。3.关于甲、乙、丙、丁四处年均地温的比较分析,1页10101212121214141616161614141414889910101111121213121213111211121313131313131415151434°N38°N38°N34°N108°E108°E12甲甲乙乙丙丙丁丁陕西年平均地温分布图陕西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第7~8题图3~4题图1~2题图34°E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恩戈罗戈罗保护区025km维多利亚湖马拉河坦桑尼亚肯尼亚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例2°S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地温较低是因为海拔最高B.乙处是汉水谷地,其地温高于山区C.丙处是渭河谷地,地温较高D.丁处地温最高,其主导因素是纬度和地形4.下列关于该省年平均气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甲处相比,丙处气温的地区差异大B.丙处年平均气温小于10°CC.渭河谷地的等温线向北侧弯凸D.汉水谷地的等温线向西侧弯凸读北美洲沿49°N、29°N的地形剖面图(虚线代表降水量变化曲线),完成第5~6题。5.能正确反映地形剖面图上各地降水量变化曲线的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6.影响赛尔克尔克山地区降水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地形②洋流③东北信风④海陆位置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7~8题。2页丙乙甲丁7~8题图自然增长率出生率(%)4321(%)(%)(%)01000200030004000毫米0600120018002400米海岸山脉纵谷海峡温哥半岛赛尔克尔克山落基山01000200030004000毫米0600120018002400米海岸山脉纵谷海峡温哥半岛赛尔克尔克山落基山01000毫米060012001800米西马德山脉下加利福2000尼亚半岛东马德山脉01000毫米060012001800米西马德山脉下加利福2000尼亚半岛东马德山脉第9~10题图③④②①5~6题图7.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A.甲→丙→丁→乙B.甲→乙→丁→丙C.丁→甲→乙→丙D.丁→甲→丙→乙8.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资源十分匮乏②人口政策③国内移民④社会经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海洋产业包括传统海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和海洋相关产业。读我国2006~2011年中国海洋三次产业产值变化(图1)及2011年海洋产业产值构成图(图2,单位:亿元),完成9~10题。9.2006~2011年间,中国海洋产业的A.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波动上升B.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C.三次产业的总产值变化不大且有波动D.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10.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关于这两个地区的海洋产业重点发展措施及方向的叙述,合理的是A.发挥技术和产业基础优势,重点发展海洋化工和盐业生产B.长三角地区利用技术优势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和海洋服务业C.针对能源资源短缺,应大力发展海洋潮汐发电和油气产业D.环渤海地区水资源紧张,海洋产业的重点是海水淡化产业下图为北京时间某时刻M、N两条纬线上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的变化。完成11题。11.图中a、b、c数值关系为A.2c-b=aB.2b-a=cC.a+b=cD.180°-(a+b)=2c3页图29~10题图海水利用,海洋科教04000800012000160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