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第六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授课章节第一节新生儿的分类授课形式讲授第二节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授课时间2016年7月日星期第节课授课学时2授课对象级儿科护理班授课地点一、掌握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正常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教学目的二.掌握新生儿、早产儿日常观察及护理。与要求三、熟悉早产儿护理要点重点重点:新生儿学的概念和围产医学的定义。难点早产儿的护理导入:3min教学过程:60min教学内容与第一节新生儿的分类第二节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时间分配小结:2min课后思考题3min教材与教具《儿科护理学》范玲主编高职高专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月Powerpoint幻灯片、教材、教案、讲稿、黑板、粉笔、激光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提问法[1]朱念琼主编《儿科护理学》专科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5月参考资料或[2]王慕狄主编《儿科学》本科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5月[3]相关网站沈晓明主编《儿科学》本科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2月[4]崔焱主编《儿科护理学》本科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5月[5]白厚军主编《儿科护理学应试指南》第一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课后体会教学过程注教学内容解导言:(3分钟)国际上常以新生儿死亡率和围生期死亡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卫生保健水平的标准。因此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是我们儿科护理学学习的重点。从出生到满28天内的婴儿称新生儿。她是胎儿的延续,又是人类发育的基础阶段。正文:(60分钟)第一节新生儿的分类从出生到满28天内的婴儿称新生儿。她是胎儿的延续,又是人类发育的基础阶段。围生期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个特定时期。在我国围生期一般指从妊娠28周(此时胎儿体重约1000g)至出生后7天一段时期。国际上常以新生儿死亡率和围生期死亡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卫生保健水平的标准。一、新生儿分类有以下几种:(一)根据胎龄分类1.足月儿:指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2.早产儿: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其中第37周的早产儿因成熟度已接近足月儿,故又称过渡足月儿。3.过期产儿指胎龄超过42周以上的新生儿。(二)根据体重分类1.正常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为2500~3999g的新生儿。2.低出生体重儿:指初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2500g者。其中体重不足1500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不足1000g者称超低出生体重儿或微小儿。低出生体重儿一般为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3.巨大儿指出生体重超过3999g者,包括正常和有疾病者。(三)高危儿指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定为高危新生儿的有:①异常妊娠史,如母亲有糖尿病病史,孕期阴道流血史、感染史、吸烟、酗酒史及母亲为Rh阴性血型。②异常分娩史,如母亲有妊高征、先兆子痫、③异常分娩的新生儿,如出生时Apgar评分低于7分者,脐带绕颈、早产儿等。第二节足月新生儿的特点和护理(一)足月新生儿的特点1.外观特点正常足月儿体重在2500g以上(约3000g),身长47cm以上(约50cm),哭声响亮,肌肉有一定张力,四肢屈曲,皮肤红润,胎毛少,耳壳软骨发育良好,乳晕清楚,乳头突起,乳房可们到结节,整个足底有较深的足纹,男婴睾丸下降,女婴大阴唇覆盖小阴唇。2.呼吸系统胎儿在宫内不需要肺的呼吸,但有微弱的呼吸运动。胎儿肺内充满液体,出生时经产道挤压,1/3肺液由口鼻排出,其余由肺间质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如吸收延迟,则出现湿肺症状。分娩后新生儿在第1次吸气后紧接着啼哭,肺泡张开。其呼吸较浅快,频率为40次/分左右。常以腹式呼吸为主。3.循环系统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发生巨大变化,脐带结扎;1).肺血管阻力降低;2).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出现功能性关闭。心率波动较大,100-150次/分,平均120-140l次/分,血压平均为9•3/6•7kPa(70/50mmHg)。4.消化系统足月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吸收。而胃呈水平位,奔门括约肌发育较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易发生溢乳和呕吐。新生儿肠壁较薄,通透性高,有利于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也易使肠腔内毒素及消化不全产物通过肠壁而进入血循环,引起中毒症状。足月儿除胰淀粉酶不足外,其余消化酶均已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