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福建专用】高三历史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课时提能演练4.0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运而生。”这旨在说明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A.符合传统文化内涵B.是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C.是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D.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要求2.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A.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B.为选举人大代表提供准确数据C.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D.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3.(易错题)“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2012·龙岩模拟)1954年全国人大在宪法修改意见中,有代表提出在笫三条第三款中“各民族都有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应补上“也有使用的自由”,宪法将其确定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主要体现了()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力求创新B.新中国追求各民族平等C.新中国推行百花齐放的方针D.我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5.(预测题)“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连”,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6.最近两年“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名称不断涌现。这些称呼来源于各地农村,虽然名称不同,但性质一样,都是村务监督机构。这反映出()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健全B.依法治国理念深入广大农村C.民主制度逐步走向完善D.村民已真正实现了自治7.(2012·宁波模拟)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8.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B.“围脖”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9.1987年3月5日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说:“……香港人民对于英国的这块殖民地到一九九七年归中国统治之后能够保持它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与日俱增。”此报道说明香港人民()A.迫切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B.不支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C.企盼获得民族独立和自由D.逐渐认可“一国两制”的方案10.(2012·苏北四市一模)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说:“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下列对引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九二共识”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台独势力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C.台海稳定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D.国共两党均主张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11.(2012·龙岩模拟)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作者表达了()A.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C.实现统一是台湾各党的迫切要求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12.(2012·厦门模拟)1990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