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下限时集训(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宝鸡模拟)“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之所以说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是因为它()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C.这场运动发生在中华民族亡国灭种之际D.是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2.梁漱溟在《论学生事件》(1919年5月18日)中提出:“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做的都对。”这段话不能表明()A.梁漱溟深受西方政治学说影响B.五四运动期间存在一些偏激现象C.科学民主是当时的时代主题D.国民公意和个人自由存在分歧3.“早在19世纪就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经历了无数次斗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哪一个阶级或政党,能够正面提出这一政治主张,从而找到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最早找到这把“钥匙”是在()A.五四运动B.中共一大C.中共二大D.国民党一大4.法国歌谣《两只老虎》传入中国后衍生出多个版本的歌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的革命话语。下列歌词版本产生于国民革命时期的是()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B.“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C.“打倒老蒋,打倒老蒋,除军阀!除军阀!”D.“打倒日本,打倒日本,除汉奸!除汉奸!”5.1926年12月,湖南省农民协会议决减租、减押、禁止高利贷、反对苛捐杂税,1927年1月,农民协会的会员增至二百万人。农民已将土豪劣绅不法地主特权彻底打倒,农民协会成为唯一的权力机关。这说明()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土地革命取得了初步成果C.中共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D.国民革命以农民运动为核心6.(2016·淮安调研)1927年2月19日《民国日报》载: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称“我们这次革命的成功,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量,并不是士兵的力量。我们在北伐的时候在衡阳,在醴陵,在粤汉路,都得着农工运动的帮助,才得很顺利的杀却敌人”。由此可见,北伐战争()A.消灭了北洋军阀主力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赢得了国民革命胜利D.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7.2014年5月24日武汉晚报报道,《风云1927》(原名《八七会议》)于2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首映礼后,23日在武汉洪山礼堂举行湖北首映礼,并正式在全国公映。该电影展现了()①国民党右派对国民革命的背叛②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③国共两党由合作到对峙的剧烈变化④革命重心从南方到北方的艰难历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这里的“不足”应指()A.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B.右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C.没有创建革命军队和掌握革命领导权D.“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9.“共产党人这时在中国东南部进行活动,他们从民众中取得力量,并通过没收和分配大地产的有条不紊的政策,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从贫苦农民那里得到支持。”材料中的“这时”应指()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0.“十月十日的黄昏,我们的队伍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帽子、衣服、布草鞋、绑带、皮带,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都是我们苏维埃工厂制造的,出发以前才发来的新家伙。”材料中“我们的队伍”()A.出师北伐B.开始长征C.奔赴抗日前线D.进行南昌起义11.1935年中央红军在川西地区发布的政策中规定,“大家来成立合作社,贩卖布匹、盐巴、粮食,使赤区穷人个个不愁吃穿”,“商人无论大小在服从苏维埃法令下可自由发展工商业”。该政策()A.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