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高二化学命题李小季审定本试卷分Ⅰ卷和Ⅱ卷两部分,Ⅰ卷为选择题,共4页,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页。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第Ⅰ卷(选择题50分)注意事项1.答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A.NaClB.NaOHC.NH4ClD.I22.下列性质中,能较充分说明某晶体是离子晶体的是A.具有高的熔点B.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C.可溶于水D.固态不导电,熔化状态能导电3.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①H2SO3+I2+H2O2HI+H2SO4②2FeCl3+2HI2FeCl2+2HCl+I2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A.H2SO3>I->Fe2+>NOB.I->H2SO3>Fe2+>NOC.Fe2+>I->H2SO3>NOD.NO>Fe2+>H2SO3>I-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反应都伴有能量的变化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5.不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A.FeCl3B.FeSC.CuSD.NaCl6.3.0.2molKOH的稀溶液与1L0.1mol/L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KOH(aq)+1/2H2SO4(aq)=1/2K2SO4(aq)+H2O(l);△H=—11.46kJ/molB.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H=—114.6kJ/molC.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H=+114.6kJ/molD.KOH(aq)+1/2H2SO4(aq)=1/2K2SO4(aq)+H2O(l);△H=—57.3kJ/mol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32-+2H2OH2CO3+2OH-B.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石灰水:HCO3-+Ca2++OH-CaCO3↓+H2OC.FeCl3溶液与Cu反应:Fe3++CuFe2++Cu2+D.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碳:NH3·H2O+CO2NH4++HCO3-8.最近科学家研究的到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的结构,化学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C60与CO2构成的晶体类型相同C.C60中含有离子键D.C60的摩尔质量为72010.浓硝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其中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的是A.Cu2OB.CuOC.Fe2O3D.Na2CO311.氮化硅是一种新合成的结构材料,它是一种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物质。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与氮化硅熔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都相同的是A.硝酸钠和金刚石B.晶体硅和水晶C.冰和干冰D.萘和蒽12.将淀粉和KI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A.加入碘水不变蓝色B.加入碘水变蓝色C.加入氯水变蓝色D.加入溶液产生黄色沉淀1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胶与硅酸溶胶混合将产生凝聚现象B.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阳被移动C.胶体粒子不停地作布朗运动D.光线通过溶胶时会发生丁达尔现象14.制取相同质量的Cu(NO3)2时,消耗硝酸质量最多的是A.铜与浓HNO3反应B.铜与稀硝酸反应C.氧化铜与硝酸反应D.氢氧化铜与硝酸反应15.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的是A.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B.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C.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D.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16.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钠、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钠、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2:3B.3:2:1C.6:3:1D.6:3:2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18分)17.同主族的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化合物,其结构与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对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B.它是一种离子化合物C.这种化合物不能与碱反应D.该化合物很稳定18.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