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内科临床治疗指南科室:儿科年度:2012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1-目录一、维生素D缺乏病…………………………4二、新生儿疾病………………………………71、新生儿窒息…………………………72、新生儿呼吸暂停……………………83、新生儿惊厥…………………………94、新生儿黄疸…………………………11三、消化系统疾病…………………………141.口腔炎………………………………142.慢性胃炎……………………………143.消化性溃疡…………………………154.腹泻病………………………………17四、呼吸系统疾病…………………………23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32.急性支气管炎………………………243.毛细支气管炎………………………244.肺炎…………………………………265.肺脓肿………………………………336.化脓性胸膜炎………………………347.支气管扩张…………………………388.呼吸道异物…………………………39-2-9.反复呼吸道感染………………………40五、病毒性心肌炎……………………………41六、泌尿系统疾病……………………………431.急性肾小球肾炎………………………432.肾病综合征……………………………443.过敏性紫癜肾炎………………………464.尿路感染………………………………47七、贫血………………………………………49八、热性惊厥…………………………………62九、低血糖……………………………………63十、儿科急症与危重症………………………651.心搏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652.急性呼吸衰竭…………………………663.昏迷……………………………………674.惊厥……………………………………695.脑水肿与急性颅内高压综合征………706.感染性休克……………………………717.急性中毒………………………………738.意外事故………………………………749.小儿危重病例评分……………………81-3-维生素D缺乏病由于先天体内贮存不足(早产、多胎、孕期营养不良),维生素D摄人不足(紫外线照射不足、饮食缺乏维生素D等)和慢性消化道疾病造成的维生素D吸收不良等多种原因造成的维生素D缺乏,是儿童期一个重要的健康危险因素,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和身心健康。【临床表现】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致钙、磷代谢紊乱,造成以骨代谢和发育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1)早期:一般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主要是非特异性症状如夜惊、多汗、盗汗、烦躁、生长迟缓(生长速率低减)、进食差、睡眠不好。已有血生化改变。(2)活动期:突出表现在骨骼营养和发育不良。6个月以下婴儿:以颅骨体征为主,颅骨软化、方颅。6个月以上婴儿:以长骨干骺端体征为主,肋骨串珠、手(足)镯、下肢、胸廓、脊柱畸形。前囟门关闭延迟。多种血生化改变。(3)恢复期:经日光浴/紫外线照射或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骨骼病变恢复。不同程度血生化改变。(4)后遗症期:多出现在2~-.3岁以后儿童,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值恢复正常.但可见遗留的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见于小婴儿。主要原因是在维生素D缺乏的进程中甲状旁腺功能过度应激造成应答迟钝,不能有效调节血钙水平到正常范围。(1)症状:突发无热性惊厥、喉痉挛、手足搐搦发作终止后一切如常。上述症状多见于冬春。(2)体征:面神经征、腓反射和陶瑟症阳性。【诊断要点】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症状仅供参考和提供诊断方向的线索和提示。主要诊断指标为血清25一(OH)I)3、血生化指标、X线骨骼干骺端变化。(1)病史:营养史/喂养史,生活方式中存在有维生素D摄人不足、吸收障碍等原因。(2)临床症状:1岁内典型或不典型的症状。(3)实验室/影像学检查:早期:血清25一(()H)D。明显降低(10tg/L)、血磷降低,血钙可正常。长骨骨骺端X线可正常,可见钙化线不整齐或出现小沟。活动期:血清25一(()H)Ds明显降低,甲状旁腺素水平增高,血钙稍低,血磷明显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长骨X线见骨干干骺端呈毛刷状和口杯状改变,骨骺软骨盘增宽,骨质稀疏。恢复期:血生化仍不正常。长骨X线骨骺端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为恢复的特征性标志。后遗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