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五次联考试题(扫描版)语文参考答案题号12345710答案DBBCADB题号111214171819答案DDCBAD1.D(“近年来兴起的环境史、灾荒史、医疗史等研究体现了史学研究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不正确。原文是这些研究“有很多成果就是史学研究对社会关怀的体现”。)2.B(文章以郭沫若和白寿彝的著作为例,是为了论证“经世致用是当代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3.B(A项,“从而认识人类的命运”不正确。“认识人类的命运”是史学家“学术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结果。C项,“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是当前史学研究两种最为严重的错误思潮”不正确。原文为“更有甚者,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D项,“史学研究作为当今时代的制高点”不正确。原文为“史学研究应该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并不是说它就是“制高点”。)4.C(“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正确。把目标当成了结果。)5.A(“各地的探索和试验颇富成效”于文无据。材料一只是说“各地在智慧社会建设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和试验”。)6.①统筹协调技术标准与规范,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②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加强顶层设计,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③加强相关法治建设,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每点2分)7.D(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不够准确、全面。小说主要是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在异域发扬光大后继有人。)8.①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从小热衷中国文化,跟随爷爷学习剪纸艺术且技艺精湛。②富有创新精神:自己研发了带有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的剪刀,在比赛中加快了剪纸速度。③怀有远大抱负:决心抓紧练功,时刻准备竞争“剪纸王”。④沉着务实,谦恭有礼:“斯文”地回答马驰的质问。(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9.①借中年男人之口点明牛建国的“剪纸王”身份,有助于突出其形象;②解释了前文关于牛建国的悬念,推动小说情节进一步发展;③中年男人在异国重拾当年师徒情,让古老的剪纸艺术得到传承与弘扬,深化了小说主题。(每点2分)10.B(结合上下文,整体把握句意,结合关键词“今”“宦竖”以及句式“纵......”等判断。标点如下:陛下奉天之权,制驭宇内,今尽落宦竖手,朝奏夕报,如响应声。纵所劾当罪,尚非所以为名,何况无辜,暴加摧折。)11.D(“又被称....老君庙”不正确。“老君庙”为道教建筑,是纪念老子的。)12.D(“派人教他读书识字”不正确。原文中“字以女”指李颐将女儿许配给他。)13.(1)郧阳发生兵变,知府沈鋏将要获罪,李颐为他申辩冤情,而秘密除掉带头作乱的人。(句意通顺2分,“且”“白”“歼”各1分。)(2)辽阳的矿税,与蓟门有什么关系?假若都效法高淮的所作所为,有关官吏将没有幸存者。(句意通顺2分,“预”“效”“遗类”各1分。)[参考译文]李颐,字惟贞,江西余干人。隆庆二年(1568)中进士,授职中书舍人。他广博地学习典章和掌故,享有才名。万历初年,升为御史。同官胡孝、景嵩、韩必显,给事中雒遵先后遭到处罚,他上疏直言申辩解救,皇帝不听从。清理湖广、广西军队,请求免除本地百姓去远地成守,只充当附近卫所的军士,诏令表示同意。因触犯张居正,出任湖州知府。调任苏松兵备副使、湖广按察使。郧阳发生兵变,知府沈鋏将要获罪,李颐为他申辩冤情,而秘密除掉带头作乱的人。因母亲去世辞官回乡。服丧期满出任原官,到陕西,升任河南右布政使。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再升任右副都御史。因平定叛乱的军队,升任兵部右侍郎。蒙古贼寇长昂骄横,李颐与总兵王保抓获他的心腹小郎儿等七人,叛贼于是畏惧不久,另一支部属伯牙入侵,李颐督率将士在罗文峪将其打败,升任左侍郎。过了很久,升任右都御史。当时征收矿税的使者出使各处。马堂驻天津,王忠驻昌平,王虎驻保定,张晔驻通州。李颐上疏说:“燕京是王气所聚集的地方,离皇家墓地近,开凿必定损伤帝王灵气。”又说:“京师附近地区土地荒芜年成歉收,而皇帝使者索求不留纤毫,恐怕临清变乱的惨剧,会在京都重现。”不久,辽东税使高淮诬告山海同知罗大器,李颐再次上疏说:“宫内宦官和外任官吏,起初并没有统领关系。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