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烧伤护理常规烧伤是指各种热力、光源、化学腐蚀剂、放射线等因素所致,始于皮肤,由表及里的一种损伤。烧伤48小时内最大的危险是低血容量性休克,临床上称为休克期。烧伤严重程度主要依据烧伤面积和烧伤深度加以综合性评估。【护理评估】1.术前评估1.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包括病人的一般情况、受伤史和既往史等。1.1.1一般情况:病人的年龄、性别、婚姻、职业、饮食及睡眠等,女病人应了解其月经及月经量的情况。1.1.2受伤史:了解病人烧伤原因和性质,受伤时间、现场情况,如烧伤环境是否密闭、有无化学气体和烟雾吸入,有无吸入性损伤;评估有无合并危及生命的损伤,如头颈、胸部及全身复合伤,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效果如何,途中运送情况。1.1.3既往史:病人有无营养不良和呼吸系统疾患、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接受化疗放疗等,有无吸烟及酗酒史。1.2身体情况1.2.1局部:1面、颈、口鼻周围是否有烧伤痕迹,口鼻有无黑色分泌物;2判断烧伤面积、深度和程度并予以图示记录3创面:有无污染,渗出液的量和色泽,创面焦痂颜色及其范围,烧伤周边组织有无缘、有无红肿和压痛等。1.2.2全身:1是否存在吸入性损伤的迹象: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声音嘶哑,咳炭末样痰,呼吸困难,哮鸣音等症状;2有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如口渴、面色苍白、发绀或皮肤温度发凉或湿冷、尿量减少、烦躁不安、神志淡漠、谵妄或意识障碍;脉搏和血压是否稳定3有无全身感染的征象:如有无寒战、高热或体温不升;4是否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如病人有无溢出样或喷射状呕吐、咖啡样呕吐物、呕血或便血;有无腹部胀痛。1.2.3辅助检查:血细胞和红细胞比容是否升高,尿比重升高还是降低,血生化检查是否见血浆蛋白质和电解质水平异常,血气分析结果是否正常,影像学检查有无异常发现。1.3心理和社会支持情况:烧伤属于意外事故,病人多无任何思想准备,大-1-大面积烧伤护理常规-2-大面积烧伤护理常规-3-2.3保持呼吸道通畅,同吸入性损伤的护理。2.4保护好创面,防止交叉感染。2.5休克期液体疗法观察指标2.5.1尿量:监测每小时尿量是评估休克是否纠正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调整补液的重要指标,尿量减少出现在血压下降之前,正常成人30毫升/小时,小儿20毫升/小时,婴幼儿10毫升/小时,老年或者有心血管疾病,吸入性损伤或合并颅脑外伤的患者,尿量应维持在20毫升/小时,如有血红蛋白尿,成人在50-100毫升/小时,化学烧伤,尿量应大于50毫升/小时。2.5.2心率:成人120次/分左右,儿童140次/分左右。2.5.3末梢循环好,肢端暖。2.5.4安静不烦燥,神志清楚。2.5.5参考指标:血压、中心静脉压。2.6补液护理的注意点:2.6.1晶胶体交替输入,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2.6.2留置导尿管,保持通畅,发现少尿,无尿时应先检查尿管是否通畅,位置是否好,在操作时注意无菌操作。2.6.3根据尿量及全身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及晶胶体输入顺序。2.6.4保持输液管道通畅。2.6.5休克期连续补液,种类多、量多,要做到有条不紊,准确无误的执行输液计划。3.创面护理:3.1包扎疗法的护理:抬高患肢,保持关节各部位尤其是手的功能位、髋关节的外展位,观察患肢末梢血循环的情况,如皮温,动脉搏动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若被渗湿、污染和异味应及时更换。3.2暴露疗法的护理:3.2.1控制室温于28-32度,相对湿度50%-60%。3.2.2及时用无菌吸水敷料或棉签吸尽创面渗液,尤其是头面部。3.2.3适当约束肢体,防止无意抓伤。3.2.4用翻身床或适时翻身,避免创面受压而加深。大面积烧伤护理常规-4-3.2.5环形焦痂者应注意呼吸和肢体远端血运。3.3半暴露创面护理,保持创面干燥,预防感染。4.感染的护理4.1严格消毒隔离制度4.2严密观察病情,以早期发现和处理创面感染灶和脓毒症。4.3做好口腔护理、会阴部护理,防止创面感染;4.4加强各种治疗性导管的护理,严格无菌原则。4.5定期做创面的细菌培养,和药物的敏感试验,合理运用抗生素。4.6加强营养,增强肌体抵抗力。5.疼痛的护理5.1接受伤员的非智性表达,不加以评论。5.2以真挚的同情心与伤员沟通。5.3鼓励伤员说出或喊出心里痛苦和想法。5.4一般性止痛药,应选用多种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