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业务学习计划篇一:XX年院感培训计划XX年济和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计划医院感染属于一个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新领域,它的发生发展贯穿于医疗领域,直接影响医院医疗质量。制定XX年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计划如下:一、培训目的为了不断提高济和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及知识水平,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中,从而提高全体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减少医院的感染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二、培训的对象、内容及时间1、培训的对象包括专职院感管理人员、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医药技人员及工勤保洁人员。2、培训内容时间(1)专职人员参加区、市以上级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及时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信息动态,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2)医师、护理人员及医药技人员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薄弱、依存性较低的特点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进行消毒隔离相关知识、手卫生、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疗感染监测与防治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3)工勤人员重点进行消毒液的配置方法、保洁用具分区使用、分类放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医疗分类处置方法、个人防护方法等培训。三、培训形式及考核方法1、每月由科室院感质控组长组织科室人员进行院感相关知识学习,月底质控考核时根据科室学习记录进行提问,将考核结果记录在院感质控手册,院感办每季度进行抽查。2、院感办每半年组织培训一次,必要时可以请专家来医院授课或到上级医院参观学习。3、每年全院院感知识考试1次。院感办XX年1月8日附:XX年院感培训时间安排篇二:院感月学习计划院感办人员月学习计划根据我院院感工作的周安排和院感工作基本需要了解及掌握的内容、我院现在患者的情况,来院进修时限及需求,制定四周理论培训和进修计划。通过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达到了解或掌握以下相关内容。第一周:理论培训:医院感染诊断基本知识、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职责、医院感染病例及耐药菌感染的报告与防控1、了解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掌握医院感染病例的报告时限、报告流程及信息采集方法。2、掌握耐药菌感染病例的监测、防控、督导3、掌握院感质控相关监测指标的标准。如:医院感染发病率、漏报率、I切口手术感染率、I切口手术甲级愈合率、使用抗菌药物培养率、病原菌的检出率、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等。4、参加我院院感质控会议,了解会议内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周:理论培训: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1、掌握重点科室及科室重点部位的采样方法和标准,对部分科室的治疗室或换药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和科室医护人手进行采样,查看培养结果是否符合卫计委的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科室,分析原因,找出整改措施,进行再次培养,到合格为止。2、查漏报工作:掌握查门急诊日志、检验、放射登记的方法,查有无传染病漏报,发现漏报及时与科室或责任医生沟通、确认,确诊为传染病及时上报,非传染病者排除;掌握抽查病历的方法查住院患者有无院内感染患者漏报,发现漏报及时与责任医生或院感质控医生沟通,根据医院感染病例的情况,采取控制措施。3、掌握院感各项监测数据统计、汇总、存档。4、小结:通过两周的实习,了解及掌握了哪些知识,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改进的措施和增加的内容。第三周:培训:消毒隔离基本原则重点科室的监测: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ICU的监测与督导:1、了解消毒供应中心下收、下送、清洗、包装、灭菌的流程,掌握高压灭菌器的物理、化学、生物监测要求,达标标准。2、了解层流手术室的管理、层流过滤系统的维护、更换要求、掌握手术间的监测方法、监测内容。3、掌握ICU的监测内容、特殊病原菌、重症感染患者的管理、终末消毒。4、了解重点科室的建筑布局、管理流程和要求。5、掌握手卫生的概念、洗手的指征、洗手方法,检查科室手卫生的落实情况。6、各科室院感管理工作质控,督导。(院感各项监测资料:会议、院感病例监测、质控、环境卫生学、紫外线灯、医疗废物等,治疗室、换药室的管理、消毒隔离工作、无菌操作、手卫生、医疗废物的收集等)第四周:培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要求1、了解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标准。2、了解手术切口的分级标准,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