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宝石鉴定仪器一、显微镜通常宝石显微镜可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照明方式:1)暗域照明法来自底光源的光不直接射向宝石,而是经半球状反射器的反射后再射向宝石(见图)。此时光线不直接进入物镜镜筒。当宝石内有裂隙和包体等缺陷导致光线的散射时,则有助于光线进入物镜,宝石的内部特征在暗色背景上显现十分清晰。这是一种最为常用的照明方法,而且有利于长时间观察。2)亮域照明法撤掉挡光板后,来自底光源的光线直接射向宝石,穿过宝石后直接进入物镜(见图)。这种照明方式有利于色带、生长纹和低突起包体的观察。3)顶部照明法关掉底光源,打开顶光源,使光线经宝石表面反射后进人视域,这种照明方式适于观察宝石表面及近表面特征(见图)。若显微镜本身无这种照明装置,一个手电筒、一个台灯都可提供这种照明立式显微镜除了上述三种常用的照明方式外,还有散射照明、点光照明、斜向照明、水平照明、偏光照明和遮掩照明等方式。散射照明直接从宝石的底部照明,在光源之上放置面巾纸或其他半透明材料,使光线更为柔和,有助于观察色域和色带,特别对于观察扩散处理的宝石效果更佳。点光照明通过锁光圈使底光缩小成点状直接从宝石的底部照明,使得色带和宝石结构更易于观察。斜向照明光从斜向直接照射到宝石(图),可观察固液态包体、解理面等产生的薄膜效应。水平照明光从侧面水平方向照射宝石,从宝石上方进行观察(图),使点状的包体和气泡呈明亮的影像而十分醒目。偏光照明在两块偏光片之间观察宝石(图),能观察到宝石的光性特征、干涉图、多遮掩照明从样品的底部直接照明,在视域中插入一个不透明的挡光板,能增加包体的三度空间感,并且有助于观察生长结构。如弯曲生长纹、双晶纹。卧式显微镜又称水平油浸显微镜,其设计非常适宜于观察宝石的内部特征。不仅有利于宝石在油浸槽中转动,而且可以通过光源的移动提供各种照明方式。置于浸油中的宝石表面反射光和漫反射光减少,从而有利于宝石的内部包体、生长纹、色带等的观察和研究。此外,这种显微镜的光源可以在水平方向围绕宝石转动180°。不仅提供了亮域、暗域、顶部照明,而且还提供了水平照明和过渡型照明等,照明方式的改变迅速而简单。二、折射仪1.近视法(也称刻面法)当宝石为刻面型时,采用下列方法和步骤进行测试,称之为近视法或刻面法。1)用酒精清洗宝石和棱镜。2)打开光源,观察视域的清晰程度。3)选择宝石最大刻面,放置于金属台上。4)在棱镜中央轻轻点一小滴接触液,通常以液滴直径约2mm为宜。5)轻推宝石至棱镜中央,使宝石通过接触液与棱镜产生良好的光学接触。6)眼睛靠近目镜观察视域内标尺的明暗情况,读数。7)用手指轻轻转动宝石360°,每转一定角度进行一次观察,读数并记录。所转动角度依据观察者的经验和宝石的情况而定。初学者应每转动15'读一次数,这样虽准确但所需时间较长;经验丰富者可转动30°〜90°不等进行观察和读数(见图2-1-19)。8)测试完毕,将宝石轻推至金属台上,取下。9)清洗宝石和棱镜。清洗棱镜时要注意将沾有酒精的棉球或镜头纸沿着一个方向擦洗,以防接触液中析出的硫划伤棱镜。上述测试方法和步骤可以准确地测出刻面宝石的折射率值和双折率,甚至轴性和光性。2.远视法(也称点测法)为了扩大折射仪的使用范围,对小刻面宝石或弧面型宝石的折射率,可采用远视法即点测法进行近似测试,方法如下:1)清洗棱镜和宝石,摘下偏光片。2)在金属台上点一滴接触液。3)手持宝石,用弧面或小刻面接触金属台上的液滴,以保证宝石上的接触液滴直径约为0.2mmo若宝石上的液滴较大,则不易得到清晰而准确的读数。4)将带有合适液滴的宝石轻轻放置于棱镜中央,使宝石通过液滴与棱镜形成良好的光学接触。wIS5)眼睛距目镜30—45cm,平行目镜前后(有人称之为上、下)移动头部,用下列两种点测法来读取宝石的折射率。50/50法。观察液滴呈半明半暗时明暗交界处的读数并记录(见图2-1-20)。所测数值为最精确的点测法读数,通常可用于表面抛光良好的宝石。读数可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均值法。观察液滴的亮度在标尺的某一区间逐渐变化。取最后一个全暗影像与第一个全亮影像的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