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新课标内容要求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2)新课标学业要求使用图示等方式表征和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过程和特征,并对相关的生态学实践应用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二学情分析通过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学习,高二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而且逻辑思维能力高度发展,已具备初步分析、解决生态系统问题的能力。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如知道蜘蛛网振动、萤火虫发光和孔雀开屏等,但还未能系统化地进行知识建构,将这些经验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联系起来,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信息调节联系起来。关于实验,学生充满了热情、创造力和想象力,已具备合作学习能力和实验设计的基础能力。三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课前组织、安排学生进行学习材料的准备,比如收集信息传递的具体案例和尝试进行关于“雌蛾通过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的实验探究,然后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呈现这些学习材料,并总结、归纳,形成新的知识。四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能用信息调节的观点,认识具体信息传递的种类和过程。2)科学思维:通过对不同生命结构层次里的信息传递例子的分析讨论,初步判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在生态系统的作用。3)科学探究:能够根据昆虫信息素的作用,设计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4)社会责任:能够利用信息传递为农业生产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五教学重难点: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六教学手段及方法(1)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2)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法、练习法等七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搜查资料、制作ppt或下载相关视频,归纳生态系统信息种类;指导学生尝试探究“雌蛾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实验。教师制作课件,准备相关资料。八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幻灯片展示飞鸽传书和大山里的老奶奶通电话的图片。2.引出“信息”概念,顺势说明信息也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提问“生态系统中有哪些信息传递的例子呢?”观看图片,了解“信息”概念,思考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具体例子。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导入本节课内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1.课前布置任务:学生收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具体例子,并于课堂上以PPT或者视频形式来展示、分享。PPT展示分享信息传递案例;视频分享鸟类“求偶”表演。采用直观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从课本外获取和处理知识的能力。2.教师补充信息传递例子,让学生将这些例子分门别类,并说明分类的原因。3.引导总结归纳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的概念、来源和传递形式。物理信息包括萤火虫发光、蜘蛛网振动等,这些都是通过物理过程完成的;化学信息包括黄鼠狼放臭屁、狗狗撒尿,这些都需要依靠化学物质;行为信息包括蜜蜂跳舞、鸟类求偶炫耀,这些包含特殊的行为。信息种类来源传递形式实例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4.信息传递需要经历哪一些过程听讲,了解信息传递的一般过呢?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教师以蜘蛛网的振动为例简要介绍信息传递过程。5.当堂习题检测程。做题。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组织学生阅读资料,分组展开讨论以下问题并作汇报。(1)根据资料1和资料2,分析信息传递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什么关系?(2)信息传递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起什么作用?(3)资料4中的信息素能够将几种生物联系起来?(4)烟草释放的信息素,在白天与夜间是否都使它本身受益?(5)根据资料总结信息传递对于生物生存的重要性。2.评价纠正各组讨论结果,小结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完成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1)蝙蝠若无回声定位进行信息传递,不能能识别周围环境、完成取食、飞行;若没有光照信息,莴苣、茄、烟草种子不能萌发。(2)光周期变化会影响植物开花;昆虫雌雄个体相互识别、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