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一、规划总则(一)规划的目的《佛山市禅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是禅城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贯彻《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佛山市委、市政府关于“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战略和“智慧佛山,文化先行”的思路,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功能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规划》是禅城区贯彻规划先行,统筹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从全球化的高度,吸收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从全局角度统筹优化文化产业布局,高起点、高标准制订的产业发展规划。它顺应广佛同城与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立足禅城,服务佛山,辐射省内外,明确了禅城区文化产业的总体定位和基本目标,设立了禅城区的重点文化产业和重大项目,提出了禅城区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战略,是一个短期有利、长期有效、推进禅城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是禅城区传承历史文脉,开发文化遗产,树立城区品牌的文化产业路线图和模型图。它突出禅城区作为岭南文化发源之地与佛山初地文化积淀的特色,立足生态、文脉、民俗、商贸、集群、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创新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机制,把文化资源开发成为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凸显禅城区文化产业的特色和亮点,成为禅城区2011-2020年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二)规划的范围《规划》范围为佛山市禅城区域,下辖南庄、石湾、张槎、祖庙四个镇(街道)。规划总面积为154.89平方公里。(三)规划的年限《规划》的基准年为2011年,分三个阶段:近期(发展期):2011~2013年中期(壮大期):2014~2017年远期(提升期):2018~2020年(四)规划的依据《规划》以国家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政策与规划为依据。主要包括:《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09);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家九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2010年);国家文化部《关于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2010年)等。《规划》将以区域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与发展规划为依据,并且与它们相衔接,主要包括:《广东省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佛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禅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等。(五)规划的内涵本《规划》所指的文化产业,根据国家有关文件,包括以文化内容开发为主的核心层、以文化服务为主的外围层、以文化产品制造与销售为主的相关层,而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二、发展基础(一)产业的总体水平跨入21世纪以来,禅城区的文化产业稳步增长,2009年全区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达到302亿元,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6%,涌现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文化产业项目和产业园区,包括佛山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禅城园、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孵化器、广东(佛山)省级民营科技园、广东省(佛山)软件产业园、佛山创意产业园、1506创意城等现代产业基地等,初步形成与精品城市和现代化中心城区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发展条件。(二)产业的发展基础1.国家的战略引导跨入21世纪以来,文化产业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领域。从全球范围看,文化产业所具有的知识经济特色和主要开发人的智力与知识资源、低碳节能、生态环保的特点,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中国提升软实力的国家战略,成为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和“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先行条件。禅城区在这一国家战略的引导下,顺应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潮流,以全球化视野充分吸收、借鉴、创新国际先进经验,将之融合到本地文化产业建设之中,内化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2.优越的区位条件禅城区为佛山市的中心城区,是佛山市政府机构、主要文化传媒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