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冬病夏治、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指冬天容易发作,或遇寒加重的病症,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脾胃虚寒性胃脘痛等疾病。“夏治”指趁夏季气温高,体内阳气充沛,病情有所缓解时,采取内服温阳补气之药,外施敷贴、针灸等方法,以鼓舞人体正气,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一切中医所指的虚寒性和风湿性疾病都可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治疗,目前临床上疗效较好的疾病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感冒、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腰腿痛、冻疮、四肢末端循环障碍(手足发凉)男子阳痿早泻及女子宫寒冷漠等。、什么时候进行穴位敷贴最好?一般来说,“三伏天”横跨小暑、大暑、立秋个节气,分为初、中、末伏,共天,还有些年份是天。贴敷治疗定在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而当遇到历时天的“三伏天”时,为了保证治疗的连贯性,使每次贴敷的间隔时间相同,通常会增加一次,称之为“加强灸”。、敷贴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敷贴前做好皮肤清洁工作,有发热、头痛、腹泻、呕吐者及月经期的妇女可推迟治疗,敷贴时间前后相差一两天,不会影响效果。敷贴时最好穿宽松透气、舒适吸汗的深色纯棉衣服,以免药膏将衣服染色。如果是特别怕热或容易出汗的人,可以选择清早或晚些时候去,尽量避开天气最热的时候。敷贴后减少活动,避免岀汗,也不可对着空调或电扇吹,防止毛孔遇冷收缩影响药物吸收,影响疗效。若敷贴处出现瘙痒、起疱,属正常治疗反应,切不可搔抓,以免感染化脓。、小儿发烧刚好,能不能进行敷贴?正在发烧时不能进行冬病夏治敷贴治疗,体温正常后隔一天可以贴敷贴。、敷贴后要多长时间起作用?一般年为个疗程,起作用时间因人而异,有的当年冬天就会有明显疗效。、敷贴后在饮食上有什么禁忌?一般清淡饮食,禁吃冰冷食物。、敷贴后能否游泳?一般当天禁游泳,否则可能影响疗效。、正在咳嗽时能否进行敷贴治疗?可以进行治咳嗽的敷贴治疗。其他疾病的敷贴治疗则要等咳嗽好了以后再进行。、敷贴的药物组成是什么?选用多种辛温发散性质的中药(组成成分已申请国家专利保护),研磨打粉制成。、敷贴的常用穴位有哪些?常用的穴位有肺腧穴、定喘穴、大椎穴、膏肓穴、天突穴、膻中穴、肾腧穴等,不同疾病会选择不同的穴位。、今年“三伏”是哪几天?头伏:月日月日;中伏:月日月日;末伏:月曰月日。贺大爷有几十年的烟龄,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肺心病,两年前听别人说三伏天里敷贴对治疗支气管炎有很好的效果,于是来到一家中医院做了一个疗程的敷贴治疗。果然,到了冬天,贺大爷气管炎的发作次数比以往减少了,咳嗽、气喘的症状也有明显改善。不过到了去年冬天,他咳嗽、咳痰、气喘的现象又加重了,贺大爷直呼“冬病夏治的效果根本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好”。医生告诉他,这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坚持治疗。冬病夏治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的病种和人群也越来越广,包括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陈旧性肺结核、慢性鼻咽炎、风湿类疾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慢性皮肤病、慢性疲劳综合征、退行性骨关节病、银屑病、冻疮等。但临床上经常有患者说“我贴了试一试,觉得没什么疗效,所以就没有再用了。”细问一下才得知,很多患者仅用了一伏或者一年就放弃了。而实际上,这种疗法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效果的,必须坚持年以上才能取得最佳疗效,但凡贴上三伏贴,就是一个“三年之约”。冬病夏治的疗效是远期的,不可能立竿见影,贴了就好。一般来讲,一年三贴才能算是一个疗程,对一些慢性病来说,一个疗程是远远不够的,一般需要个疗程,如果患者未能达到足够的疗程就停止治疗,就有可能复发。有些患者觉得三五年仍未见明显效果,于是放弃,这也是错误的做法。由于个体差异以及病种的不同,还有疾病的轻重程度和发展阶段不同,都关系到最终疗效。暂时没有明显反应,并不等于身体内部没有发生变化,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何况很多疾病本来就是数年、十几年甚至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