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串讲资料VIP免费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串讲资料_第1页
1/1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串讲资料_第2页
2/1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串讲资料_第3页
3/1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笔记诗歌的教育作用的观点。3、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节论语(节录)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是研究孔子生活、思想的重要资料。2、了解孔子的“论文”的观点:答:孔子常说的“文”,一般泛指文化和学术,具体则指《诗》《书》和六艺。其概念和后世的文学或文章的概念不尽相同,虽然也包括文学、文章在内。孔子对这个包括文学在内的广义的文或文学是极为重视的。不但自己熟悉,而且还把这些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3、了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答:在孔子的文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他对诗乐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孔子把诗、礼、乐相提并论,确立了文艺在礼冶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他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说在教授弟子诗、书、礼、乐的教育顺序上,应先从容易感动学生,情志的《诗经》开始,然后才是礼和乐。4、掌握“论诗”中的“兴观群怨”说:答:“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诗的功能和系统总结。孔子特别重视诗的效果,即社会作用“兴”就是说诗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对读者有启发和感染作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兴”-孔子已经意识到诗在感情上打动人的力量,但重点仍在理性上的启发。“观”诗歌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因为通过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政治和得失,也就是说诗能起到帮助读者认识社会现实生活的作用。“观”-孔子把握到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实质,但落脚点仍在政治教化。“群”说明诗可以帮助人沟通感情,互相切磋砥砺,起到提高修养,增强团结作用。“怨”诗能起到讽刺时政,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起到表达民情的作用。“群”“怨”-体现了孔子的礼冶思想。“兴”“观”“群”“怨”对文艺的社会功能作了全面概括,即根据文艺的特点,指出了文艺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5、理解“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的观点:答:“尽善尽美”:美指艺术形式,善指政治内容,说明孔子已懂得对文艺作品的评价要从政治和艺术,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衡量,是文艺批评的一大进步。“文质彬彬”:完整表达了孔子的质文观,强调文学既要文采,又必须以达意为主,要恰到好处,不过又无不及。孔子这个文质并重,辞意兼顾的看法,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6、理解“思无邪”的观点:答:“思无邪”:孔子对诗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思想内容方面可以认为,孔子提出的“思无邪”的本意,未必就像汉儒、宋儒那样保守和偏狭。相反,他的尺度还是比较宽泛的。7、掌握“中和之美”说:答:“中和之美”在诗的艺术标准方面,孔子很重视诗和乐的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是儒家追求的审美理想。在孔子的言论中,则体现在“思无邪”一语。孔子所说的“思无邪”实际上就是“中和”的原则,孔子认识诗三百合乎这个标准,故立于范本,称之为“思无邪”。孔子的美好思想把个休与社会联系起来,把内容与表现联系起来,把艺术与教化联系起来,把文体与对象联系起来,因此尽管他关于艺术的审美的观点只是只言片语的,却有着内存的逻辑性,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有可能出现的综合性的大题:一、孔子的“论文”的观点:泛指文化和学术,具体则指《诗》《书》和文艺。与后世文学或文章的概念不尽相同。二、孔子的“论诗”的观点: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和“兴观群怨”。2、“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3、“思无邪”和“中和之美”。第三节毛诗序1、《毛诗序》是我国第一篇较完整的诗论,是两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理论篇章,可以看作是从先秦到汉代儒家诗论的总结。2、了解关于《毛诗序》作者的不同看法:答:东汉郑玄《诗谱》认为《大序》是孔子弟子子夏所作,《小序》为子夏,毛公合作;宋代以来的学者,认为是东汉卫宏所作;今天看来,这篇文字很可能并非一时一人所作,而是大约完成于汉代学者之手的一篇结集成果,它应是汉儒综合先秦儒家和汉代有关的批评而写成的。3、《毛诗序》论述了诗歌言志抒情的特征:答:“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这说明诗歌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情和志是统一的。也就是说,诗歌既可以反映出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串讲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