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古代法律孝文化的现代思考VIP免费

中国古代法律孝文化的现代思考_第1页
1/7
中国古代法律孝文化的现代思考_第2页
2/7
中国古代法律孝文化的现代思考_第3页
3/7
..中国古代法律孝文化的现代思考201352501305法131-1班郭玉亭(一)古人对孝的认识《说文解字》对孝如此诠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可见,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论语》中有一段经典的诸弟子向孔子问孝的记叙。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倡导的孝,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供养与优先,更是一种精神上对父母的崇敬与感恩,要求对待父母要和颜悦色,物质生活上以父母优先,对父母的意愿全部顺从、接受,使父母保持心情愉悦,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等。百善孝为先,古代有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哭竹生笋的孟宗等太多太多感天动地的孝子。孝道可谓神深深融入古人的骨髓,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二)中国古代有关孝的法律规定中国古代的法律跟封建伦理纲常紧密结合,而作为百善之先的孝在中国古代立法中地位不凡,成为古代帝王维护皇权统治的重要工..具,服从并服务于封建君主专制体系。自“夏传子,家天下”,到西周宗法制的确立,再到封建社会的不断演进,孝字的规范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宗族内部,而是从法律上上升到了一个与皇权统治息息相关的政治高度。《论语·学而》中提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可见,古人认为如果一个人对长辈十分孝顺,那么他对君主也会忠心,极少有忤逆犯上的,从而更不会有作乱谋反的。这种忠孝结合的思想在历代法律中均有所体现,较典型的有:西周确定宗法制,家国自此一体,并将以父为首、孝为核心的“亲亲”原则在《周礼》中以基本原则的形式确立。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之下,孝道是宗法伦理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宗法体制中最核心的内容。“不孝”罪在当时被认为是最为严重的犯罪,被视为“元恶大憝”,处以最重刑罚。汉代统治者将“齐家”看成是“治国”的前提。汉时将“亲亲得相首匿”作为主要的定罪量刑原则,并为此后封建法典所继承。汉律有“不孝”罪,规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殴打了父母皆处死刑,殴死父母要枭首,杀父母者以大逆论,处腰斩,甚至居父母丧期间与人通奸也要处死刑。忠孝结合的思想在汉代选官制度中亦得到了充分体现。汉代选官实行察举制,孝廉是最为重要的考察标准。同时,汉代为了提倡孝道,还专门设立了奖项来奖励孝悌之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魏律》规定:“夫无刑之罪,莫大于不孝”,《晋律》有“不孝弃于市”,《北齐律》将“不孝”罪列入“重罪十条”,..《北魏律》将“害其亲者”视为大逆之重。准五服以治罪与留养制度也在这一时期确立,成为中国古代法律家族化、伦常化的又一具体体现。《唐律》规定了“十恶”,破坏封建伦常关系的“恶逆”、“不孝”等罪名均在“十恶”系列,其中以殴打、谋杀尊长亲属的“恶逆”罪为最重。中国古代法律礼法结合特征明显,封建统治者注重以规范封建伦理纲常来维护皇权统治,孝法律文化色彩浓重。(三)现代社会人们对孝的态度及立法现状在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民众普遍认为中国古人被封建伦理纲常禁锢了思想,其所谓的孝乃是愚孝,不值得提倡。学会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这点毋庸置疑,但是这种思想如今却渐渐地变了味道,孝文化似乎被人们渐渐淡忘、抛弃了。曾经有这么一个震惊全国的案例。杨丽娟,甘肃省兰州市女子,从16岁开始痴迷香港歌手刘德华,此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卖房甚至卖肾以筹资供她多次赴港及赴京寻见刘德华。2007年3月22日,曾经赴香港参与刘德华歌友会,实现生平夙愿,跟偶像合照。不过,其父最后由于杨丽娟的“追星”行为而跳海身亡。我无法理解杨丽娟的行为,居然可以不孝到对一个外人痴迷到不顾一切甚至逼死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古代法律孝文化的现代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